鼻窦炎症状有局部鼻塞(单侧或双侧、持续或间歇,儿童严重可张口呼吸)、流涕(脓性或黏脓性,前组前鼻孔流后组流向鼻咽)、嗅觉障碍,全身有畏寒发热等,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的休息、鼻腔冲洗及药物治疗的鼻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减充血剂、抗生素、黏液促排剂,特殊人群中儿童鼻腔冲洗要轻柔、用药谨慎,孕妇哺乳期遵医嘱用药,老年需综合基础病考量用药。
一、症状表现
(一)局部症状
1.鼻塞:因鼻黏膜充血肿胀及分泌物增多引发,可呈单侧或双侧、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儿童若鼻塞严重,可能出现张口呼吸等情况,影响睡眠及日常呼吸。
2.流涕:多为脓性或黏脓性涕,前组鼻窦炎鼻涕可经前鼻孔流出,后组鼻窦炎鼻涕则流向鼻咽部经后鼻孔流入咽部。
3.嗅觉障碍:部分患者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多因鼻黏膜肿胀、嗅区黏膜受炎症刺激所致。
(二)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全身表现,小儿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重,可能有高热、呕吐、腹泻等情况。
二、治疗
(一)一般治疗
1.休息:患者需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助身体恢复。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防止呛咳。
(二)药物治疗
1.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抗炎、抗水肿作用,能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各年龄段患者均可使用,但需遵循药物使用相关原则。
2.鼻腔减充血剂:可短期缓解鼻塞症状,如麻黄碱滴鼻液等,儿童需谨慎使用,避免长期应用致药物性鼻炎。
3.抗生素:细菌感染引发的鼻窦炎可选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等,需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4.黏液促排剂:能促进鼻腔和鼻窦内黏液排出,改善纤毛功能,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鼻腔冲洗操作要轻柔,防止不适;药物使用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避免滥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
2.孕妇或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状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用药需更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