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详细询问孕妇既往病史、妊娠合并症、不良孕产史、孕期营养及用药史等基础情况,超声检查要评估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头围与腹围比值及多普勒超声血流频谱,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可辅助判断,有高危因素孕妇需加强监测动态评估胎儿宫内发育状况。
一、病史评估
需详细询问孕妇的基础情况,包括既往病史(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慢性疾病)、妊娠合并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不良孕产史(如曾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等情况)、孕期营养状况(是否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等)以及孕期用药史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胎儿宫内发育。
二、超声检查指标评估
1.胎儿双顶径(BPD):妊娠28周后每周双顶径增长约0.22cm,若胎儿双顶径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的第10百分位数,提示可能存在宫内发育迟缓。例如,妊娠32周时,正常胎儿双顶径约为8.17cm±0.65cm,若低于此范围的第10百分位数则需关注。
2.股骨长(FL):股骨长与双顶径比值异常可能提示发育迟缓,正常情况下该比值有一定范围,若偏离正常范围需进一步评估。
3.腹围(AC):胎儿腹围小于同孕周正常胎儿的第10百分位数时,要考虑宫内发育迟缓的可能,如妊娠36周时正常腹围约为32.18cm±2.21cm,低于此范围第10百分位数需警惕。
4.头围(HC)与腹围(AC)比值:正常时HC/AC≥1,若该比值<1可能提示存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倾向,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5.多普勒超声血流频谱:通过检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等血流频谱辅助诊断,如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倒置,提示胎盘功能不良,影响胎儿营养供应,可能导致宫内发育迟缓。
三、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通过观察胎儿呼吸运动、胎动、肌张力、羊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例如,正常胎儿应具备一定频率的呼吸运动、规律的胎动、良好的肌张力及适量的羊水量,若各项指标评分异常,也有助于判断胎儿宫内发育状况,当生物物理评分较低时需警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可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合并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需加强孕期监测频率,定期依据上述超声及生物物理评分等指标动态评估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充分考虑孕妇个体差异、相关病史等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以准确诊断胎儿宫内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