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需立即咬住无菌棉球或纱布止血,渗血可换棉球但不宜过长时间咬住,避免频繁吐口水或用力吮吸,24小时内禁忌刷牙漱口可清水含漱,24小时后可用温和漱口水轻柔漱口,2小时后进食温凉软质食物避免刺激创口,当日避免剧烈运动等采取半卧位休息,儿童需加强看护防破坏血凝块,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孕妇前3月及后3月拔牙谨慎必要选中间时段告知医生,老年人需密切关注创口出血情况。
一、止血相关注意事项
拔牙后需立即咬住无菌棉球或纱布,一般保持30~40分钟以帮助止血。若仍有渗血,可更换棉球继续咬住,但不宜过长时间咬住,避免局部过度受压。此过程中应避免频繁吐口水或用力吮吸,以防血凝块脱落导致出血不止。
二、创口护理注意事项
1.24小时内禁忌刷牙漱口:24小时内刷牙漱口可能使创口内的血凝块脱落,增加创口感染、干槽症等风险。建议使用清水轻轻含漱保持口腔清洁。
2.保持口腔卫生:可在拔牙24小时后使用温和的漱口水轻柔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但仍需避免触及创口部位。
三、饮食注意事项
1.进食时间与食物选择:拔牙后2小时可进食,应选择温凉、软质食物,如米粥、鸡蛋羹、豆腐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刺激创口引起疼痛或出血。例如,过热食物可能导致血管扩张,增加出血几率;过硬食物则可能摩擦创口,影响愈合。
四、休息与活动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运动与特定姿势:拔牙后当日应避免剧烈运动、低头弯腰、用力咳嗽等动作,以防血压升高导致创口出血。建议采取半卧位休息,利于局部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儿童特殊注意:儿童拔牙后需加强看护,防止其用舌头舔舐创口或吸吮,因儿童自控力差,易破坏血凝块,影响创口愈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创口愈合,易增加感染风险。拔牙前应确保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内,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后续血糖监测与护理。
2.孕妇:孕期前3个月及后3个月拔牙需谨慎,前3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3个月拔牙可能引发早产。若必须拔牙,应选择孕期相对安全的中间时段,并告知医生妊娠情况。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凝血功能可能较差,拔牙后需密切关注创口出血情况,必要时延长压迫止血时间,并注意休息,避免因血压波动导致出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