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要注意创口止血,让孩子咬住棉球30-40分钟,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2小时后进温凉软食避过热过硬及辛辣刺激食物,24-48小时内轻微疼痛肿胀可冷敷,留意出血情况,避免剧烈运动保证休息,有基础疾病孩子要密切观察遵特殊护理方案。
一、创口护理要点
1.止血处理:拔牙后医生会放置棉球让孩子咬住,一般需咬住30-40分钟以达到止血目的,家长要监督孩子咬住棉球,避免过早松口导致出血不止。2.保持口腔清洁限制: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防止水流冲击创口,破坏血凝块,引发感染等问题,可在24小时后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但要避开拔牙创口部位。二、饮食注意事项
1.进食时间与食物选择:拔牙后2小时可进食,应选择温凉、软质的食物,如温牛奶、米粥、软面条等,避免过热食物,因为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增加出血风险;也不能吃过硬食物,如坚果、脆骨等,防止对创口造成机械性刺激,导致创口损伤、出血或感染。2.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类食物会刺激口腔黏膜,不利于创口恢复。三、疼痛与肿胀管理
1.冷敷方法:若孩子出现轻微疼痛或肿胀,可在拔牙后的24-48小时内进行冷敷。具体操作是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放置在拔牙侧面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3小时一次,冷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孩子皮肤。2.疼痛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疼痛程度,若疼痛较剧烈或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等异常情况,但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止痛药物,尤其是低龄儿童应避免随意用药。四、出血情况观察
要留意孩子拔牙后的出血状况,正常情况下拔牙后会有少量渗血,唾液中带有血丝属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持续大量出血,血液不断从口腔流出,或吐出较多新鲜血液,需立即带孩子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止血处理。五、活动与休息要求
让孩子避免剧烈运动,如奔跑、跳绳等,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使血压升高,导致创口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要保证孩子充足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创口。六、特殊人群注意要点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患有心脏病、血液病等,拔牙后要更加密切观察创口情况,遵循医生针对其基础疾病制定的特殊护理方案,比如患有血液病的孩子,要关注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确保创口能正常愈合,同时家长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孩子基础疾病的相关情况,以便医生进行综合护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