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腺癌为腺癌特殊亚型,病理具癌细胞产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湖等特征,好发胃肠道等,胃肠道粘液腺癌有腹痛等表现,其他部位有相应表现,靠影像学及病理活检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结合综合治疗,老年人需全面评估脏器功能选温和策略,儿童罕见需多学科协作兼顾生长发育,合并基础病史者治疗时要控制基础病。
一、定义
粘液腺癌是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其病理特征为癌细胞产生并分泌大量黏液,在组织中形成黏液湖,癌细胞漂浮于黏液湖内。
二、病理特征
显微镜下可见黏液聚集形成的黏液池,其中漂浮着癌细胞,肿瘤细胞可呈印戒细胞样等形态,具有黏液分泌功能亢进的特点。
三、好发部位
常见于胃肠道,如胃粘液腺癌、结直肠粘液腺癌,也可见于乳腺、肺等部位,但相对胃肠道少见。
四、临床表现
胃肠道粘液腺癌:胃粘液腺癌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结直肠粘液腺癌患者常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交替)、腹痛等。
其他部位粘液腺癌:如乳腺粘液腺癌可能表现为乳房肿块;肺粘液腺癌可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但相对少见。
五、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胃镜、肠镜可直接观察病灶并取组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大小、浸润范围及转移情况。
病理活检:通过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粘液腺癌的金标准,镜下可见黏液湖及漂浮的癌细胞等特征性表现。
六、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争取完整切除肿瘤,根据肿瘤分期决定手术范围,如胃癌可能需行胃部分或全切除,结直肠癌可能需行肠癌根治术等。
综合治疗:术后常需结合化疗、靶向治疗等,化疗可选用氟尿嘧啶类等药物,靶向治疗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选择合适靶点药物(如存在相关靶点突变时可应用)。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可能较差,需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选择更温和的治疗策略,密切监测术后恢复情况,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
儿童:儿童粘液腺癌极为罕见,若发生需多学科团队协作,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治疗方案需兼顾肿瘤控制与生长发育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干扰较小的治疗方式。
合并基础病史者:如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治疗时需同时控制基础病,例如糖尿病患者需在治疗肿瘤过程中维持血糖稳定,心脏病患者需评估手术及放化疗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