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前兆包括胸骨后压榨性或闷痛等且持续不缓解含硝酸甘油难缓解(因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自觉心跳异常(过快过慢或不规则,心律失常信号)、休息时呼吸困难(心脏功能受损肺淤血表现)、突然晕厥或接近晕厥(心脏输出量骤减脑供血不足)、体力活动时原有症状加重(心脏负荷增加难适应)、有家族心源性猝死病史者自身出现相关表现风险更高(可能携遗传基因缺陷)。
一、胸痛持续不缓解
心源性猝死前兆中胸痛较为常见,多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闷痛等,疼痛持续时间常超过15分钟且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无法有效缓解,这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研究表明约半数心源性猝死患者在发病前数天至数周可出现此类胸痛症状,与心肌缺血损伤相关。
二、异常心悸
患者自觉心跳异常,可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这往往是心律失常的信号,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前兆,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临床观察发现部分心源性猝死患者发病前存在明显心悸症状,与心脏电活动紊乱密切相关。
三、休息时呼吸困难
在休息状态下出现呼吸困难,是心脏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的表现,当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时,血液淤积于肺部,引起气体交换障碍,患者会感觉呼吸费力,这提示心脏泵血功能已明显下降,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信号,相关研究显示心功能不全患者易在休息时出现呼吸困难并增加心源性猝死风险。
四、晕厥或接近晕厥
突然发生晕厥或接近晕厥的情况,多是因为心脏输出量骤减,导致脑供血不足,常见于严重心律失常或心脏流出道梗阻等情况,如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因心脏射血受阻出现晕厥前兆,这种短暂的脑供血不足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预警表现之一。
五、体力活动时症状加重
进行体力活动时,原本能耐受的活动量下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的情况,这是因为体力活动增加了心脏负荷,而受损的心脏无法适应这种负荷变化,提示心脏功能已处于失代偿边缘,例如原本能快速爬一层楼,现在爬一层楼就出现明显不适,需警惕心源性猝死风险。
六、家族心源性猝死病史相关表现
有家族心源性猝死病史的人群,自身出现相关前兆表现时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可能携带遗传相关的心脏离子通道病等基因缺陷,即使无明显不适,也可能在某些诱因下突发心源性猝死,因此有家族史者更应密切关注自身心脏相关症状,如出现上述其他前兆表现时,需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