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头水肿是喉部松弛部位黏膜下组织液浸润引发喉部肿胀的急症可致气道梗阻威胁生命,病因有感染、过敏、外伤及其他,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喉部异物感,诊断靠体格检查、喉镜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保持气道通畅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监测呼吸,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病控制。
一、定义
喉头水肿是喉部松弛部位黏膜下组织液浸润,引发喉部肿胀的急症,可导致气道梗阻,严重威胁生命。
二、病因
1.感染因素:细菌(如A组链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EB病毒)感染可引发喉部炎症,导致喉头水肿。
2.过敏反应:药物(如抗生素、造影剂)、食物(如坚果、海鲜)、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引起Ⅰ型超敏反应,释放组胺等介质,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喉头水肿。
3.外伤:喉部物理性损伤(如异物呛入、器械检查损伤)、化学性灼伤等可直接损伤喉部组织,诱发水肿。
4.其他:遗传血管性水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1酯酶抑制剂缺乏或功能异常)可反复引发喉头水肿。
三、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是最突出表现,轻者呼吸急促,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甚至窒息。
2.声音嘶哑:喉部黏膜水肿影响声带振动,导致发声异常。
3.喉部异物感:患者自觉喉部堵塞、紧迫感。
四、诊断
1.体格检查: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检查喉部有无红肿、异物等。
2.喉镜检查:直接观察喉部黏膜水肿情况、病变范围等。
3.实验室检查:感染性病因可通过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明确;过敏因素可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等。
五、治疗
1.保持气道通畅:对于轻度呼吸困难者,可采取半卧位,给予吸氧;严重呼吸困难或气道梗阻者,需紧急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2.药物治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减轻喉部水肿,抑制炎症反应;过敏引发者可加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喉头解剖结构特殊,喉腔窄小,喉头水肿进展快,易致窒息。需密切监测呼吸状况,及时干预,避免使用可能加重水肿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改善通气。
2.孕妇:孕妇发生喉头水肿时,药物使用需谨慎,应权衡胎儿安全与病情需要,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喉头水肿时需同时关注基础病控制,选择治疗药物时避免加重基础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