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腹部超声,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可在妊娠中晚期考虑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降低母婴传播风险,生活上要保证充足睡眠、心情舒畅、均衡饮食,乙肝小三阳孕妇可据情况选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要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孕妇需密切配合产检遵方案,出现不适立即就医。
一、孕期监测
1.肝功能监测:定期检测孕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评估肝脏功能状态,若出现肝功能异常需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2.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了解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程度,一般建议在妊娠中晚期(24-28周)检测,若病毒载量高,需在医生专业评估下考虑后续母婴阻断措施。
3.腹部超声检查:监测肝脏形态、大小及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肝脏病变进展或胎儿异常等情况。
二、母婴阻断措施
1.抗病毒治疗:若孕妇乙肝病毒DNA定量较高(通常≥2×10IU/ml),可在医生综合评估孕妇病情及妊娠情况后,考虑于妊娠24-28周开始服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仅提药物名称),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但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医生会权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三、生活管理
1.休息与心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孕期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母婴健康,可通过适当方式如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缓解心理压力。
2.饮食调理:均衡饮食,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避免高油、高脂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满足孕妇自身及胎儿生长发育需求,但需避免盲目进补导致体重过度增长。
四、分娩及产后处理
1.分娩方式:一般来说,乙肝小三阳孕妇可根据自身及胎儿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如无特殊禁忌,可尝试阴道分娩,但需做好母婴防护措施。
2.新生儿阻断: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2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规定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后,需检测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情况,以评估母婴阻断效果。
五、特殊人群(孕妇)温馨提示
孕妇感染乙肝小三阳后需密切配合医生定期产检,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监测和治疗方案,由于孕期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任何医疗决策都需综合考虑孕妇及胎儿的双重健康,同时要注重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保障母婴健康,若在孕期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如乏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