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后需密切关注腹部伤口保持清洁干燥按医嘱换药防感染,留意子宫收缩及恶露量色味,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6小时后渐过渡饮食,术后24小时内床上活动24小时后循序渐进下床活动,家人给予心理关怀,高龄产妇注重休息营养补充定期检查,有基础疾病者遵医嘱监控指标个性化护理。
一、伤口护理
剖宫产后需密切关注腹部伤口状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医嘱定期换药。术后避免伤口沾水,防止感染。若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身体恢复监测
1.子宫收缩观察:产后会出现子宫收缩痛,需留意子宫收缩情况,通过触摸下腹判断子宫复旧状态。正常情况下,子宫会逐渐缩小恢复至非孕状态。
2.恶露观察:关注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产后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持续3-4天)、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白色恶露(持续3周左右),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若恶露量多、颜色异常或伴有臭味,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有残留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三、饮食护理
1.术后早期饮食:术后6小时内禁食禁水,6小时后可进食少量温水或米汤等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面条等,避免食用产气食物,以防腹胀。
2.恢复期饮食:产后应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麦面包、燕麦等,避免便秘导致腹压增加影响伤口。
四、活动管理
1.术后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2.术后后期活动:术后24小时后可尝试下床活动,初始活动时间不宜过长,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活动时需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五、心理护理
产后产妇易出现情绪波动,家人应给予充分的关心、陪伴和理解,帮助产妇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氛围,让产妇保持良好心态,利于身体恢复。
六、特殊人群提示
1.高龄产妇:恢复相对较慢,需更加注重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中适当增加营养补充,如优质蛋白质和钙的摄入,密切关注身体恢复情况,定期进行产后检查。
2.有基础疾病产妇: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严格监控血压、血糖等指标,护理措施需结合基础疾病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确保各项护理符合自身健康状况,例如糖尿病产妇需注意饮食中糖分的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