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28周起需关注胎动,正常胎动具规律性,异常胎动有胎动突然显著变化及强度异常改变,有妊娠合并症、高龄、经产妇需分别密切监测,胎动异常时先尝试改变体位,未恢复正常则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检查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障胎儿安全。
一、正常胎动的基本情况
胎动游来游去通常是正常现象。一般妊娠28周起,孕妇需开始关注胎动情况,正常胎动每小时约3~5次,12小时内胎动次数多在30~40次左右。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游来游去的胎动属于胎儿正常活动表现,这与胎儿在宫腔内的空间活动有关,不同孕周胎儿活动强度和频率有差异,早期胎动较轻微,随孕周增加胎动逐渐明显且更具多样性。
二、需警惕的异常胎动情况
1.胎动突然显著变化:若孕妇发现胎动次数较以往明显增多或减少,如12小时内胎动次数少于10次,或较之前同一时段胎动次数减少50%以上,可能提示胎儿存在缺氧等问题。这是因为胎儿在宫腔内环境发生变化时,会通过胎动变化向母体发出信号,例如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等情况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从而导致胎动异常。
2.胎动强度异常改变:若原本规律的游来游去样胎动突然变得过于剧烈或变得微弱,也需引起重视。过于剧烈的胎动可能是胎儿在宫腔内短暂不适的表现,而微弱的胎动可能意味着胎儿活动受限或宫内状况不佳。
三、不同人群需注意的胎动观察要点
(一)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
若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需更加密切监测胎动。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胎盘血流灌注,进而影响胎儿氧供,导致胎动出现异常变化的风险增加。此类孕妇除了关注胎动频率和强度外,还应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二)高龄孕妇
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宫内发育异常等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对胎动的观察要更为细致。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胎心监护、B超等,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
(三)经产妇
经产妇相对初产妇对胎动的感知可能更敏锐,但也不能放松警惕。同样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关注胎动情况,若出现胎动异常,也要及时就医排查胎儿宫内安危。
四、胎动异常时的应对措施
当孕妇发现胎动异常时,首先应保持冷静,可尝试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休息片刻后再观察胎动情况。若经休息后胎动仍未恢复正常,或持续异常,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胎心监护、B超等检查手段评估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必要时会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吸氧、改变孕妇体位等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况,若情况严重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