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典型症状有心悸、胸闷、胸痛,非典型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呼吸困难,体征表现有心律失常、心脏杂音、心界扩大,不同人群中儿童表现常不典型且易有消化道症状、成人易被非典型症状忽视、老年常被基础疾病掩盖需综合鉴别。
一、典型症状
1.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因心肌受损致心脏节律改变(如出现早搏等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显示超半数心肌炎患者有此表现,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异常心律。
2.胸闷:感胸部有压迫感、呼吸不畅,系心肌炎症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致供血相对不足,相关研究表明胸闷在心肌炎患者中较为普遍。
3.胸痛:部分患者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性质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等,由心肌炎症刺激心脏神经或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大。
二、非典型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体温多在37.5-39℃,系病毒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儿童患者发热更常见且体温波动较大。
2.乏力:全身无力、活动耐力下降,因心肌炎症影响心脏功能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儿童及成人患者均可出现,病情较轻时易被忽视。
3.呼吸困难:病情较重时出现呼吸急促,严重可端坐呼吸,系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致肺循环淤血、影响气体交换,重症心肌炎患者常伴此症状。
三、体征表现
1.心率失常:可现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等,通过心电图明确,如窦性心动过速常见,系心肌受炎症刺激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儿童患者心率波动相对更快。
2.心脏杂音:部分患者心前区可闻收缩期杂音,因心肌炎症致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脏结构功能异常致血液湍流产生杂音,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心界扩大:病情较重、病程较长者可通过心脏超声等发现心界扩大,系心肌长期受损后心脏代偿性扩大,儿童患者心界扩大多提示病情相对较重,需关注心脏功能变化。
四、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患者:表现常不典型,易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毒感染累及胃肠道),且儿童对心悸、胸闷等症状表述不清,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活动耐力等,若出现不明原因精神萎靡、拒食、呼吸急促等需警惕。
2.成人患者:部分以非典型症状起病(如仅乏力、低热),易被忽视致延误诊疗,故成人有病毒感染史后出现相关不适需及时就医。
3.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表现易被基础疾病掩盖,可能仅现心悸、胸闷不典型,或突发心力衰竭(如呼吸困难加重、水肿等),因老年人心肌储备功能下降,心肌炎症对其心脏功能影响更显著,需综合基础疾病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