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心绞痛的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中老年多发、绝经前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接近男性、不良生活方式加速进程、有基础病史者风险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因不明、不健康生活方式等易致)、心脏结构异常相关因素(主动脉瓣病变因射血阻力或反流致心肌缺血、肥厚型心肌病因心肌肥厚致供血不足且有遗传倾向)、全身疾病影响(严重贫血因携氧能力下降致心肌氧供不足、甲亢因代谢率增高致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供血相对不足)。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心绞痛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中老年人群),动脉壁逐渐沉积脂质等物质,形成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使得心肌供血减少。当心肌需氧量增加(如运动、情绪激动时),狭窄的冠状动脉无法满足心肌供血需求,就会引发心绞痛。性别上,绝经前女性因雌激素有一定保护作用,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发病风险接近男性;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心绞痛的发生几率;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血管病变风险更高,更易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心绞痛。
二、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可导致血管突然收缩,引起心肌供血急剧减少,从而引发心绞痛。其具体诱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吸烟、某些药物(如麦角新碱等)刺激等因素相关,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大量吸烟)、有基础血管病变倾向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
三、心脏结构异常相关因素
1.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瓣狭窄时,心脏射血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显著上升;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心脏舒张期血液反流,影响心肌供血,二者均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这类情况在各年龄层中均可能因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病变出现,有心脏瓣膜病史的人群需格外关注。
2.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异常肥厚,使心室腔变小,心肌顺应性降低,影响心脏舒张功能,导致心肌供血相对不足,进而引发心绞痛。该病有一定遗传倾向,家族中有相关病史者需警惕。
四、全身疾病影响
1.严重贫血:贫血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为满足代谢需求需增加心脏输出量,但此时心肌氧供相对不足,易诱发心绞痛。各年龄段均可因失血、营养不良等导致贫血,尤其是营养不良性贫血在儿童及营养摄入不足的人群中需重点关注。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机体代谢率增高,心肌耗氧量显著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有甲亢病史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表现的人群需注意监测心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