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与心绞痛在疼痛部位、性质、诱发因素和缓解方式上有不同表现。胃痛部位多在上腹部与进食相关,性质多样,多因饮食、精神等诱发,可通过进食、服药等缓解;心绞痛主要在胸骨后等部位,性质为压榨等剧烈痛,由体力、情绪等诱发,需休息、服药缓解,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有差异。
心绞痛:主要疼痛部位是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等部位,疼痛范围往往不太局限,呈片状区域。不同年龄的人群心绞痛疼痛放射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老年人群血管神经功能调节相对较弱,放射部位可能更不典型;女性心绞痛患者有时疼痛表现可能与男性不同,疼痛部位更不固定或伴有其他特殊表现。
疼痛性质
胃痛:多为消化系统相关的不适疼痛感觉,比如胀痛可能是因为胃内气体积聚等原因,隐痛可能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等情况引起,一般疼痛程度相对心绞痛可能较缓,但也有例外,如胃溃疡穿孔等情况也会出现剧烈胃痛。儿童胃痛如果是消化不良引起,可能是胀痛,而如果是胃炎导致可能是隐痛等不同表现。
心绞痛:常为压榨性、闷痛、紧缩感等,患者常感觉胸部有重物压迫感,疼痛较为剧烈,程度往往较重,有的患者会感觉像有石头压在胸口一样。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时可能疼痛表现不如年轻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胸闷等不典型症状。
诱发因素
胃痛:多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如进食过饱、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生冷食物等,另外精神紧张、压力大等也可能诱发,比如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群,胃肠道功能紊乱,容易引发胃痛。儿童胃痛可能与饮食不规律、食用不洁食物等有关,比如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容易出现胃部炎症导致胃痛。女性在经期前由于激素变化,也可能因饮食等因素诱发胃痛。
心绞痛:常见诱发因素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刺激等。体力劳动时心脏负荷增加,容易诱发心绞痛;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也会增加心脏耗氧量,引发心绞痛。老年人心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更易在上述因素下诱发心绞痛,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在相同诱发因素下更易发生心绞痛。
缓解方式
胃痛:部分患者可通过进食缓解(如因空腹引发的胃痛),服用一些抑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也可缓解,比如使用铝碳酸镁等药物。儿童胃痛如果是功能性的,可通过调整饮食,如进食易消化食物来缓解,同时要注意腹部保暖。女性经期前后的胃痛,可通过调整情绪、保暖等方式缓解。
心绞痛:发作时立即休息,一般休息几分钟后可缓解,服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也能快速缓解。老年人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应尽快休息并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女性心绞痛患者在发作时同样需要立即采取休息等缓解措施,且要注意及时就医排查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