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尼埃病主要表现为眩晕、听力下降、耳鸣和耳胀满感。眩晕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常反复发作,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听力下降早期低频波动性,随病情进展加重,与膜迷路积水压迫耳蜗结构有关;耳鸣间歇性或持续性,眩晕时加剧,与内耳神经纤维受膜迷路积水影响有关;耳胀满感发作前明显,与膜迷路积水致内耳压力增高有关,且各表现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眩晕
1.特点: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患者常感自身或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旋转,发作前多无明显预兆,少数患者有轻微胀满感、麻木感等前驱症状。眩晕发作持续时间不等,一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常反复发作,间歇期长短不一,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年龄因素会影响眩晕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老年患者可能发作相对较缓但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精神紧张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眩晕发作;有耳部疾病病史的患者眩晕发作往往更频繁。
2.机制:主要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膜迷路积水导致椭圆囊和球囊感受器受到刺激,进而引发前庭中枢的眩晕感觉。
二、听力下降
1.特点:早期多为低频听力下降,可为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间歇期听力可部分或完全恢复。随着病情进展,听力下降可逐渐加重,累及高频听力,最终可能导致重度甚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性别对听力下降的进展可能无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患者听力下降的速度和程度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若患梅尼埃病,听力下降可能影响其语言发育等;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等可能加速听力下降;有耳部感染等病史的患者听力下降风险更高。
2.机制:膜迷路积水压迫耳蜗螺旋器等结构,影响声音的传导和感知,导致听力受损。
三、耳鸣
1.特点:多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发作前可先有耳鸣加重,耳鸣的音调可高可低,可为单一音调或多种音调混合。耳鸣在眩晕发作时往往加剧,间歇期可减轻或消失,但随着病情发展,耳鸣可能持续存在。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对耳鸣的感知和表达不如成人准确;女性患者在激素变化等情况下耳鸣可能有一定波动;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使耳鸣加重;有耳部外伤等病史的患者耳鸣出现的几率可能增加。
2.机制:内耳的神经纤维受到膜迷路积水的影响,产生异常的电活动,从而引发耳鸣。
四、耳胀满感
1.特点:患者感觉患侧耳部或头部有胀满、压迫或堵塞感,一般在眩晕发作前较为明显。不同年龄人群对耳胀满感的感受程度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更难准确描述;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耳部受到不良刺激等可能加重耳胀满感;有耳部基础疾病的患者耳胀满感可能更突出。
2.机制:膜迷路积水使内耳压力增高,导致耳部出现胀满等异常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