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可由牙周疾病相关的牙龈炎(多由局部刺激因素引起,青少年及口腔卫生不佳人群常见)、牙周炎(为牙龈炎进一步发展,有牙周袋形成等,中老年人相对高发);全身性疾病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致牙龈自发性出血等,有特定血液学检查异常指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因免疫下降等致牙龈炎症)、维生素C缺乏症(因缺乏致牙龈脆弱出血,常见于长期素食等人群);其他因素如刷牙方法不当等机械刺激、长期服抗凝药,儿童需排查相关疾病,孕妇易患妊娠期牙龈炎,老年人需警惕全身性疾病。
一、牙周疾病相关
1.牙龈炎:多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牙龈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表现为牙龈红肿、质地松软,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患者常能发现牙龈颜色改变、有局部菌斑堆积等情况,青少年及口腔卫生不佳人群较为常见,与口腔清洁不到位导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有关。
2.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除牙龈炎症外,还存在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情况,牙龈出血是常见症状之一,同时可能伴有牙齿松动、移位等表现,病情进展与牙菌斑持续刺激、机体免疫反应等因素相关,中老年人相对高发。
二、全身性疾病相关
1.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患者体内异常白细胞增殖影响正常凝血功能,可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还常伴随发热、贫血、皮肤瘀斑等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障碍,牙龈易出血,这类疾病的发生与血液细胞异常的病理机制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血液系统疾病有其特定的血液学检查异常指标可辅助诊断。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口腔局部易发生感染,牙龈组织易受病菌侵袭出现炎症,从而导致牙龈出血,同时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会影响牙龈炎症的恢复,该情况在血糖长期偏高且未有效控制的患者中多见,与血糖水平升高导致局部微环境改变有关。
3.维生素C缺乏症: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牙龈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合成障碍,牙龈变得脆弱易出血,还可能伴有牙龈肿胀、出血、皮肤瘀点等表现,常见于长期素食、偏食且未补充足够维生素C的人群,与营养摄入不均衡导致维生素C缺乏相关。
三、其他因素
部分人群可能因刷牙方法不当(如用力过猛)、使用过硬的牙刷等机械性刺激导致牙龈出血;长期服用某些抗凝药物的患者,由于药物影响凝血功能,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情况,这类人群需结合用药史综合判断牙龈出血原因。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牙龈出血需排查是否存在刷牙习惯不良引发的牙龈炎,或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早期表现;孕妇因孕期激素水平变化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出现牙龈出血,需注意口腔卫生维护;老年人牙龈出血可能与牙周组织萎缩、牙齿磨损等因素有关,同时需警惕全身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