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急性期有全身乏力(程度从轻度疲倦到严重全身无力与心肌细胞受损、心功能下降致全身供血不足相关)及低热(多为37.5~38.5℃系病毒感染等引发免疫反应所致),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心肌受损致心脏节律异常)、胸闷(心肌收缩舒张受限致心肌缺血缺氧活动后加重)、胸痛(程度不一与心肌炎症刺激及缺血有关);非典型症状及特殊人群表现有婴幼儿拒食、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儿童有恶心、呕吐、头晕,成年人非典型症状隐匿,重症可现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晕厥、休克,孕妇需密切监测病情进展,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原发病掩盖;不同病因相关表现有差异,病毒性心肌炎多有发病前1-3周病毒感染前驱史(如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或腹泻等消化道感染症状),细菌感染性心肌炎伴局部感染灶表现(如肺部感染时咳嗽、咳痰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心肌炎有原发病相应表现(如结缔组织病相关皮疹、关节痛等)。
一、急性期典型症状
1.全身表现:患者常出现乏力,程度可从轻度疲倦到严重全身无力,这与心肌细胞受损、心功能下降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相关;部分患者有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系病毒感染等病因引发的免疫反应所致。
2.心血管系统表现:
心悸:自觉心跳加快或心跳不规则,因心肌受损影响心脏正常节律,心电图常可见心律失常等改变;
胸闷:胸部有压迫感,活动后可加重,是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受限,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表现;
胸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刺痛或闷痛,与心肌炎症引起的局部刺激及心肌缺血有关。
二、非典型症状及特殊人群表现
1.婴幼儿:多表现为拒食、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因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述不适,常以异常的喂养行为及精神状态改变为主要提示,需高度警惕心肌炎可能;
2.儿童:除上述全身及心血管表现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部分伴有头晕,这与心肌功能受影响后,机体代谢紊乱及脑供血相对不足有关;
3.成年人:部分患者非典型症状较隐匿,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易被忽视;
4.重症心肌炎:可出现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发生晕厥、休克,系心肌大面积受损,心功能急剧恶化,心输出量锐减,无法维持重要脏器灌注所致;
5.特殊人群:
孕妇患心肌炎时,需密切监测,因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要关注有无新发心悸、气短加重等情况;
老年人患心肌炎时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原发病掩盖,需重视乏力进行性加重、新发心律失常等表现,因其心功能储备差,病情变化相对更快。
三、不同病因相关表现差异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有病毒感染前驱史,如发病前1~3周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消化道感染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可能伴有局部感染灶表现,如肺部感染时的咳嗽、咳痰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心肌炎则可能有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如结缔组织病相关的皮疹、关节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