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的腺癌,发病相关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吸烟饮酒、饮食)、年龄(中老年高发)、性别(男性发病率高)、遗传(家族有患者风险升高)、基础疾病(如贲门失弛缓症易诱发),病理表现为癌细胞具侵袭性可转移,临床早期症状不典型,进展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等,诊断靠胃镜检查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辅助明确。
一、定义
贲门癌是发生在胃贲门部(食管胃交界线下约2cm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属于腺癌的一种类型。
二、发病相关因素
(一)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饮酒: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食管及胃黏膜,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过量饮酒会刺激胃肠道,破坏胃肠道黏膜屏障,使致癌物质更易侵袭,从而提升患贲门癌几率。
2.饮食因素:长期食用腌制、霉变食物,这类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可在体内转化为致癌成分,长期作用于贲门部位易诱发癌变;此外,缺乏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会导致人体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年龄因素
中老年人群是贲门癌的高发群体,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对致癌因素的监视、清除能力减弱,使得身体更易受到致癌物质的侵袭而引发贲门癌。
(三)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一些生活习惯相关,如男性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同时可能涉及激素等生理因素对贲门组织的影响。
(四)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贲门癌患者,其亲属携带相关致癌基因的概率增加,发病风险较普通人群有所升高,不过遗传因素并非绝对致病因素,只是增加了患病的易感性。
(五)基础疾病因素
某些基础疾病也会增加贲门癌发病风险,例如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由于贲门部位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食物长期滞留,对贲门黏膜的刺激持续存在,进而容易诱发癌变。
三、病理表现
贲门癌的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可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还能通过淋巴道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或通过血道转移到肝、肺等远处器官。
四、临床症状
(一)早期症状
早期贲门癌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反酸等,这些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部疾病的症状相似,容易被忽视。
(二)进展期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即进食时感觉食物通过贲门部位受阻,且症状逐渐加重;还会有体重减轻,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以及进食受限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会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
五、诊断方法
(一)胃镜检查
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贲门部位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肿块、溃疡等异常表现,并且能够在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明确贲门癌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以及是否有周围组织侵犯和远处转移情况,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对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样可辅助判断肿瘤的分期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