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是恶性肿瘤中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一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包膜、界限清、不浸润转移、影响小;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低、形态异型、浸润生长、可转移、危害大,良性肿瘤主要致局部压迫阻塞,一般不危及生命,恶性肿瘤除局部问题还破坏组织器官功能、晚期现恶病质威胁生命,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良恶性肿瘤的影响和治疗等有差异
一、定义层面的区别
肿瘤是机体细胞在各种始动与促进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一般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一般不浸润、不转移,对机体影响较小;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生长迅速,常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可发生转移,对机体危害较大,而癌症是恶性肿瘤中的一大类,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二、生物学行为区别
良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形态和功能接近正常细胞,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生长,瘤细胞不侵袭周围组织,一般不会发生转移。例如子宫平滑肌瘤,它生长在子宫部位,呈膨胀性生长,将周围组织挤压形成假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通过手术切除后一般不易复发,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局部压迫等。其发生发展与年龄因素有一定关系,随着年龄增长,细胞代谢等发生变化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但相对恶性肿瘤来说生物学行为较温和。
恶性肿瘤(癌症):细胞分化程度低,形态异型性大,常有核分裂象,生长方式主要为浸润性生长,瘤细胞可侵入周围组织、血管、淋巴管等,进而发生转移,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例如肺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转移到脑、骨等部位,形成转移瘤。在性别方面,不同癌症的发病率有一定性别差异,如女性乳腺癌相对高发,男性肺癌等相对高发,生活方式因素如长期吸烟等会增加肺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有癌症家族病史的人群患癌症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等因素。
三、对机体影响区别
良性肿瘤: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一般不会危及生命,除非肿瘤生长在重要器官周围,如颅内的良性肿瘤压迫脑组织,可能会引起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但通过手术等治疗后预后较好。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的良性肿瘤需要关注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比如儿童颅内良性肿瘤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等;老年人的良性肿瘤则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状况对手术等治疗的耐受程度等。
恶性肿瘤(癌症):除了局部压迫和阻塞外,还会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疼痛、出血、发热等症状,晚期常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消瘦、乏力、贫血等,严重威胁生命。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癌症的治疗需要考虑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代谢、器官功能发育等情况,选择相对更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案;老年人癌症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要综合评估身体各脏器功能,权衡治疗的收益和风险等。在性别方面,女性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生理期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等,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癌症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调整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