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需做好口腔卫生准备并评估身体状况无急性炎症、严重高血压、未控制糖尿病等不适宜情况且女性避开生理期,拔牙中要配合医生操作,拔牙后需按要求咬棉球止血、2小时后进温凉软质食物、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24小时后轻柔护理、观察伤口异常及时复诊,儿童拔牙需家长陪同并叮嘱相关注意,妊娠期女性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必要时选4-6个月安全期,老年人拔牙前要全面评估全身健康状况拔牙后加强护理。
一、拔牙前的注意事项
1.口腔卫生准备:拔牙前需认真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降低术后感染几率。若存在牙周炎等口腔问题,应提前咨询医生进行处理,确保口腔处于相对洁净状态以保障拔牙安全。例如,良好的口腔卫生可减少细菌在拔牙创处定植引发感染。
2.身体状况评估:需明确自身无急性炎症(如牙龈急性化脓性炎症等)、严重高血压(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未控制的糖尿病(血糖建议控制在8.8mmol/L以下)等不适合拔牙的情况。女性还需避开生理期,因生理期机体凝血功能可能发生变化,增加拔牙出血风险。
二、拔牙中的注意事项
配合医生操作,保持放松状态,听从医生指挥,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例如按照医生要求保持特定体位等,以保障拔牙过程安全有序。
三、拔牙后的注意事项
1.咬棉球止血:拔牙后医生会放置棉球让患者咬住,一般需咬住30~45分钟后吐出。咬棉球时间不足可能导致出血不止,而时间过长则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严格遵循医生要求把握咬棉球时间。
2.饮食注意:拔牙后2小时内不宜进食,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软质食物,如温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如坚果、油炸食品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伤口引发出血或影响愈合。
3.口腔护理:拔牙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防止破坏血凝块引起出血,24小时后可轻柔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使用软毛牙刷轻轻清洁牙齿及拔牙创周围区域。
4.伤口观察:密切观察伤口情况,若出现持续大量出血(如棉球吐出后仍不断有鲜血涌出)、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远超正常术后反应且持续加重)、伤口肿胀明显加重、发热(体温超过38℃)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复诊处理。
四、特殊人群的拔牙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拔牙需家长全程陪同,向医生详细说明儿童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是否配合拔牙操作等情况。拔牙后叮嘱儿童不要舔吮伤口,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影响伤口愈合或导致出血等问题。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一般不建议拔牙,因前3个月可能因拔牙刺激引发流产,后3个月可能因拔牙导致早产。若必须拔牙,需选择在妊娠期4~6个月相对安全的时期进行,并提前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拔牙前需全面评估全身健康状况,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等,确保身体状况能耐受拔牙操作。拔牙后需加强护理,注意休息,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其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更需关注术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