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有旋转性眩晕、平衡失调等症状,伴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原因包括耳源性的梅尼埃病等、中枢性的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的高血压等,儿童眩晕需警惕先天性前庭发育异常等,老年人要重点排查脑血管病变等,女性经期或妊娠期眩晕需考虑不同因素并及时就医评估。
一、眩晕症的症状
1.旋转性眩晕:患者自觉自身或周围物体围绕自身呈旋转样运动,多由耳源性疾病(如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或中枢性病变(如小脑梗死)引发,耳源性旋转性眩晕常伴耳鸣、听力下降等表现,中枢性旋转性眩晕可能伴随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2.平衡失调:表现为行走或站立时不稳,身体易向一侧倾斜或偏倒,主要因前庭功能受损,影响对身体平衡的调节,常见于前庭神经元炎、前庭性偏头痛等患者。
3.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前庭神经受刺激后传导至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反应,常见于多种眩晕病因,如梅尼埃病发作时多伴剧烈恶心呕吐。
耳鸣听力下降:内耳病变所致眩晕常伴此症状,如梅尼埃病患者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耳鸣及听力波动性下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一般不伴耳鸣听力改变。
二、眩晕症的原因
1.耳源性原因
梅尼埃病:因内耳膜迷路积水,导致内淋巴产生与吸收失衡,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其具体机制与内淋巴囊功能障碍等相关。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头部位置变化时诱发短暂眩晕,是耳石脱落后刺激半规管所致,常见于头部外伤、内耳疾病后耳石移位。
前庭神经元炎:病毒感染累及前庭神经元,导致突发性眩晕,常伴恶心呕吐,无耳鸣听力下降。
2.中枢性原因
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等累及前庭中枢时可引发眩晕,如小脑梗死影响前庭神经核功能,导致眩晕,同时可能伴随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颅内肿瘤:听神经瘤等颅内肿瘤压迫前庭相关神经结构,可引起眩晕,多呈渐进性加重,常伴听力减退、面部麻木等表现。
癫痫:部分癫痫发作可表现为眩晕,多为短暂发作,可伴意识障碍、肢体抽搐等其他癫痫表现。
3.全身性原因
高血压:血压波动时影响内耳血液循环,导致内耳缺血缺氧,引发眩晕,高血压患者眩晕常随血压控制情况而变化。
贫血: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前庭器官缺氧,从而出现眩晕,常见于慢性贫血患者,常伴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
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减慢,可出现眩晕症状,还可伴畏寒、乏力、黏液性水肿等表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过大时也可能出现眩晕,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影响前庭功能有关。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眩晕需警惕先天性前庭发育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若出现眩晕应及时就医,排查先天性结构异常及感染等情况,避免延误诊治影响生长发育。
老年人:老年人眩晕要重点排查脑血管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颈椎病等,因老年人脑血管硬化、颈椎退变等风险高,需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及时干预。
女性:经期或妊娠期女性出现眩晕,经期需考虑激素变化影响,妊娠期要排查血压、贫血等因素,经期眩晕可能与激素波动致内耳血管痉挛有关,妊娠期眩晕需关注血压及营养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