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竭是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病因,其发生机制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等有关,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循环淤血致组织液生成回吸收异常,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监测体重、鉴别及遵循医嘱治疗基础病以降低右心衰竭及心源性水肿发生风险。
一、病理生理基础
右心衰竭时,右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导致体循环淤血。体循环静脉压升高,使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回吸收减少,从而引起水肿。例如,根据相关研究,在右心衰竭患者中,约有超过7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这与体循环淤血导致的液体分布异常密切相关。
二、相关影响因素
年龄方面: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性减退,发生右心衰竭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心肌细胞逐渐老化,心脏的储备功能下降,一旦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更容易引发右心衰竭进而导致心源性水肿。而对于儿童来说,心源性水肿因右心衰竭引起相对较少,但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右心功能异常从而引发水肿,不过总体发生率远低于老年人相关情况。
性别方面:一般情况下,性别本身不是心源性水肿因右心衰竭发生的直接决定因素,但在一些基础疾病的发生概率上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性别中的比例有别,如冠心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冠心病是导致右心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所以从间接角度看,男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因冠心病等因素导致右心衰竭进而引发心源性水肿的风险相对略高,但这并非绝对,女性也可能因其他如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因出现右心衰竭及心源性水肿。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加重心脏的负荷,容易诱发右心衰竭。例如,每天钠盐摄入量超过6克,会使体内钠水潴留情况明显加重,增加心脏泵血的阻力,长期如此可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右心衰竭发生的可能性。过度劳累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本身心脏功能存在潜在问题的人来说,容易诱发右心衰竭。长期大量饮酒可损害心肌细胞,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右心衰竭的发生风险,从而增加心源性水肿的发生几率。
病史方面: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可引起心肌重构,影响右心室功能,增加右心衰竭的发生可能。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心脏瓣膜受到损害,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流动力学,容易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进而引发心源性水肿。有心肌病病史的患者,心肌本身存在病变,如扩张型心肌病等,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容易发展为右心衰竭,从而出现心源性水肿。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老年人若有右心衰竭相关症状,应注意定期监测体重,因为体重的快速增加往往提示液体潴留加重。一旦出现下肢水肿进行性加重、活动后气促明显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女性患者在关注自身心脏健康时,要注意与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相鉴别,避免延误病情。有基础病史的人群,要严格遵循医嘱治疗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患者需规范服用抗血小板、降脂等药物,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要注意预防链球菌感染等,以降低右心衰竭发生风险,减少心源性水肿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