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手术术前需病情评估(通过鼻内镜、CT等了解病变及解剖关系,完善常规检查排除禁忌)并对患者准备(告知流程注意事项、指导配合操作、禁食禁水、鼻腔清洁),麻醉分局部(用表面麻醉药)和全身(静脉或吸入麻醉),手术操作有下鼻甲部分切除(用器械切并保留部分黏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用设备使鼻甲组织凝固收缩)、鼻息肉切除联合鼻窦开放(先切息肉再开放鼻窦),术后要鼻腔填塞护理、观察症状及随访复查。
一、术前准备
1.病情评估:通过鼻内镜检查清晰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及病变范围,结合鼻部CT等影像学检查,精准了解鼻窦、鼻甲等部位的病变程度与解剖关系,同时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术前常规检查,全面排除手术禁忌,如凝血功能异常者需先纠正后再考虑手术。
2.患者准备: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练习张口呼吸等配合操作,术前禁食禁水(根据麻醉方式而定),做好鼻腔清洁准备,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减少术中感染风险。
二、麻醉实施
1.局部麻醉:对于病变局限、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的鼻炎手术,可采用局部麻醉,通常使用丁卡因等表面麻醉药物喷于鼻腔黏膜表面,使黏膜感觉神经被阻滞,一般需等待数分钟让麻醉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2.全身麻醉:若患者手术范围较广、操作复杂或患者不能配合局部麻醉,会选择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确保手术在无痛、肌肉松弛状态下进行。
三、手术操作(以常见鼻炎手术为例)
1.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器械使用:借助鼻钳等器械,先确定需切除的下鼻甲组织范围,一般会保留部分黏膜以避免术后鼻腔粘连。
切除操作:用器械精确切除肥厚增生的下鼻甲部分组织,切除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精准,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2.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针对下鼻甲肥厚):
设备应用: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设备,将等离子刀头置于肥厚的下鼻甲组织处。
消融过程:通过射频能量使鼻甲组织内的蛋白凝固、收缩,达到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鼻腔通气的目的,操作时需控制好射频能量参数,保证消融效果适度且避免过度损伤。
3.鼻息肉切除联合鼻窦开放术(针对伴有鼻息肉及鼻窦炎的情况):
息肉切除:首先用鼻内镜清晰暴露鼻息肉,然后使用微型剪刀或息肉钳等器械将鼻息肉完整切除。
鼻窦开放:接着找到病变鼻窦的开口,如上颌窦、筛窦等鼻窦的开口,用鼻窦钳等器械开放鼻窦,清除鼻窦内病变的黏膜组织等,恢复鼻窦的正常引流通道。
四、术后处理要点
1.鼻腔填塞与护理:根据手术情况可能会进行鼻腔填塞,如使用凡士林纱条等,起到压迫止血等作用,术后需密切观察填塞物情况,按医嘱适时取出。同时要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鼻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定期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促进术腔黏膜修复。
2.症状观察与随访:密切观察患者术后鼻腔通气情况、有无出血、头痛等症状,定期安排患者进行鼻内镜复查等随访,了解术腔恢复状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不同类型的鼻炎手术具体步骤会有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实施相应操作,整个手术过程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最大程度保障手术效果与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