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癌确切病因未完全明确,但有相关高危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如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相关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如胆道腺癌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胃腺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炎症;环境因素中化学致癌物质及吸烟的影响;生活方式因素里不合理饮食、肥胖的作用;还有病毒感染如乙肝病毒致肝细胞癌、HPV高危型别致宫颈癌等腺癌。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综合征与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患者患结直肠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该综合征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如MLH1、MSH2等)的种系突变引起,这些基因突变会导致DNA修复功能缺陷,使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容易积累基因突变,进而引发腺癌。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患者因APC基因的突变,肠道内会形成大量腺瘤性息肉,随着时间推移,部分息肉可能恶变为腺癌,这类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一级亲属患该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诱发腺癌。以胆道腺癌为例,慢性胆道炎症,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由于胆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胆管上皮细胞不断受到损伤-修复的刺激,细胞增殖失控,增加了腺癌发生的风险。在慢性胃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胃腺癌也较为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长期的炎症刺激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异型增生,逐步进展为腺癌。
环境因素
化学致癌物质: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质与腺癌发生相关。例如,长期接触石棉的工人患胸膜腺癌的风险增加;长期暴露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如在某些工业生产环境中,工人接触到煤焦油、沥青等,这些物质中的多环芳烃可通过多种机制损伤细胞DNA,导致基因突变,引发腺癌。
吸烟:吸烟不仅与肺癌相关,也与其他部位的腺癌有关。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这些物质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肺、胰腺等器官的上皮细胞,增加腺癌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长期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与腺癌发生有关。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高脂肪饮食会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同时低纤维饮食使肠道蠕动减慢,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增加对肠黏膜的刺激;过量饮酒与肝癌、胰腺癌等腺癌的发生相关,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醛具有致癌性,长期大量饮酒可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肥胖:肥胖是多种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等。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脂联素等脂肪因子失衡,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升高,这些因素均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增加腺癌的发生几率。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与腺癌的发生相关。例如,乙肝病毒(HBV)感染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在修复过程中肝细胞不断增殖,病毒的基因整合到宿主肝细胞DNA中,导致基因表达异常,增加肝细胞癌变的风险;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某些高危型别感染与宫颈癌、肛门腺癌等有关,HPV病毒的E6和E7蛋白可结合并灭活p53和Rb等肿瘤抑制基因,使细胞生长失控,引发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