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产后出血需进行一般处理及监测,针对不同病因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分别采取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等药物、清宫术、保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抗感染及处理感染病灶等措施,同时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有基础疾病患者、年轻未育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恰当处理。
一、一般处理及监测
一般处理:患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阴道流血情况等。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贫血患者可适当补充营养物质以改善机体状况。
监测指标: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及凝血状态,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患者失血后贫血情况,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凝血障碍相关问题。
二、子宫收缩乏力所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处理
按摩子宫:医护人员可通过腹壁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有节律地按摩子宫体部,促使子宫肌收缩。
使用缩宫素等药物:可应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缩宫素能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还可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等,如米索前列醇,它能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
三、胎盘、胎膜残留所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处理
清宫术:对于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晚期产后出血,在充分做好输血和手术准备的情况下可行清宫术。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术后需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既往有多次刮宫史等,清宫时更要谨慎操作。
四、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处理
保守治疗:若子宫切口处出血较少,可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包括使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阴道流血及生命体征变化。
介入治疗:对于出血较多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方法,通过栓塞子宫动脉,减少子宫血供,达到止血目的。
手术治疗:若病情凶险,经上述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行子宫切除术,但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生育需求等情况,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需谨慎考虑。
五、感染所致晚期产后出血的处理
抗感染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依据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处理感染病灶:若有宫腔内感染积脓等情况,需进行相应的处理,如引流等,以消除感染病灶,控制出血。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在处理晚期产后出血时要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纠正贫血等情况,且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
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处理晚期产后出血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的波动情况,在使用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时需谨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血糖的控制,避免因失血等情况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年轻未育患者: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未育患者,在治疗晚期产后出血时要优先考虑保留子宫的治疗方法,在保证止血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如尽量采用保守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等方法,避免过早行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