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粉尘螨过敏原引发的IgE介导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过敏原源于室内环境,个体易感性与遗传及自身免疫调节有关,发病时免疫系统识别过敏原后IgE介导释放炎性介质致鼻黏膜出现水肿等症状,临床表现有阵发性打喷嚏等,诊断通过病史采集及皮肤点刺、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治疗预防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及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粉尘螨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粉尘螨过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属于变应性鼻炎范畴,是因粉尘螨作为致敏原引发的鼻部特异性免疫反应。
二、病因
1.过敏原来源:粉尘螨普遍存在于室内环境,如灰尘、被褥、沙发、地毯等处,其代谢产物、排泄物等含有的蛋白成分可成为过敏原,人群通过吸入这些过敏原后易引发免疫反应。
2.个体易感性:遗传因素可影响个体对粉尘螨的易感性,若家族中有过敏史,个体患粉尘螨过敏性鼻炎的风险相对升高,同时,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也可能增加发病几率。
三、发病机制
当机体接触粉尘螨过敏原后,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外来异物,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粉尘螨过敏原时,过敏原与结合在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促使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作用于鼻黏膜,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进而出现鼻黏膜水肿、流涕、打喷嚏、鼻痒等一系列过敏性鼻炎症状。
四、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大量清水样涕,鼻塞,鼻痒,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痒、咽痒等症状。
2.症状特点:症状发作具有季节性或常年性,常年性发作时与接触室内粉尘螨等过敏原相关,季节性发作可能与室内外粉尘螨浓度变化有关,且症状严重程度随接触过敏原的程度而变化。
五、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家族过敏史、症状发作规律及与环境因素的关联等,如是否常在接触灰尘、被褥后出现鼻部不适等情况。
2.实验室检查
皮肤点刺试验:将粉尘螨变应原提取物滴于患者皮肤,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若患者对粉尘螨过敏,15-20分钟内可出现局部风团、红晕等阳性反应,可辅助诊断。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针对粉尘螨的特异性IgE水平,若结果阳性提示机体对粉尘螨处于致敏状态,有助于明确诊断。
六、治疗与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被褥、窗帘,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粉尘螨,尽量减少在灰尘多的环境中长时间停留等,这是预防和控制粉尘螨过敏性鼻炎的基础措施。
2.药物治疗:可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缓解鼻痒、打喷嚏、流涕等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能减轻鼻黏膜炎症、水肿,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鼻腔黏膜较娇嫩,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卫生,可选择温和的清洁方式减少粉尘螨滋生,在药物选择上需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为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合适药物。
成人:成人需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保持环境对粉尘螨的控制,如定期更换空调滤网等,若症状明显需规范用药,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避免因过敏症状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