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涨奶疼可采取尽早让婴儿吸吮、热敷与冷敷交替使用、正确挤奶、穿戴合适胸罩、注意休息与饮食等方法,哺乳期特殊人群如剖宫产术后及有乳腺疾病史的母亲需特别注意,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尽早让婴儿吸吮
婴儿的吸吮是缓解涨奶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婴儿的吸吮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母亲脑垂体分泌缩宫素,缩宫素能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从而促进乳汁排出,减轻乳房肿胀和疼痛。一般产后应尽早让婴儿开始吸吮乳房,最好在产后1小时内就开始让婴儿吸吮,每次吸吮时间可根据婴儿的情况而定,双侧乳房都要吸吮到,每次至少10-15分钟。对于新生儿来说,频繁的吸吮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乳汁分泌和排出反射,对于母亲缓解涨奶疼非常关键。
二、热敷与冷敷交替使用
热敷:在产后早期,乳房开始充盈时,可以用温热的毛巾进行热敷。热敷可以促进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乳腺管扩张,有利于乳汁的排出。热敷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左右,每次热敷时间约15-20分钟。不过,如果乳房已经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可能提示有乳腺炎等情况,此时不建议热敷,以免加重炎症扩散。
冷敷:当乳房肿胀疼痛较为严重时,可以考虑冷敷。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的充血肿胀,缓解疼痛。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乳房,每次冷敷时间约10-15分钟,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冷敷一般适用于产后24-48小时内乳房过度肿胀的情况。
三、正确的挤奶方法
如果婴儿不能及时吸吮完乳汁,或者母亲需要暂时离开乳房,可以采用正确的挤奶方法将乳汁挤出。挤奶前要洗净双手,可采用手动挤奶或电动挤奶的方式。手动挤奶时,用手指轻轻按压乳晕周围,向乳头方向轻轻挤压,依次将各个乳腺管内的乳汁挤出;电动挤奶则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挤奶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损伤乳腺组织。挤出的乳汁可以储存起来,供婴儿后续食用,但储存时间和条件要符合相关要求,一般冷藏可保存24小时,冷冻可保存3-6个月等。
四、穿戴合适的胸罩
产后应穿戴合适的、支撑性好的胸罩。合适的胸罩可以托起乳房,减轻乳房的重力压迫,缓解涨奶时的疼痛。胸罩的材质要柔软、透气,避免过紧或过松。过紧的胸罩会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加重肿胀疼痛;过松则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选择胸罩时要根据乳房的大小进行合适的调整,一般以穿着舒适、无束缚感为宜。
五、注意休息与饮食
休息:产后母亲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调节,可能导致乳汁分泌异常,加重涨奶疼的情况。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维持正常的内分泌功能,有利于乳汁的正常分泌和排出。
饮食: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乳汁分泌过多加重涨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清淡、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和防止乳汁浓缩,但也不要过量饮水导致水中毒等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哺乳期的母亲,尤其是剖宫产术后的母亲,要更加注意上述方法的应用。剖宫产术后母亲身体相对虚弱,恢复需要一定时间,在缓解涨奶疼时要特别注意休息和伤口的保护,避免因过度活动或不正确的操作影响伤口愈合和涨奶疼的缓解。同时,对于有乳腺疾病史的母亲,如既往有乳腺增生等情况,在处理涨奶疼时要更加谨慎,若出现乳房红肿热痛加重、发热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乳腺炎等严重疾病的可能,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