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不通气(鼻塞)常见于鼻炎,但也可能由鼻腔结构异常、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异物等其他原因引起,可通过症状特点(鼻炎伴特定伴随症状,非鼻炎有对应不同表现)和医学检查(鼻内镜、过敏原检测等)鉴别,应对措施包括鼻腔冲洗、改善环境等,严重时需就医遵医嘱药物治疗,鼻塞持续不缓解或伴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鼻子不通气与鼻炎的关系
鼻子不通气(鼻塞)是鼻炎的常见症状之一,但鼻子不通气并不一定就是鼻炎,还可能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
(一)鼻炎导致的鼻塞
鼻炎是鼻腔黏膜的炎症性疾病,其中常见的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等都可引发鼻塞。例如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鼻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后,接触变应原时会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水肿、腺体分泌增加等,从而引起鼻塞,多为双侧交替性或持续性鼻塞,还常伴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感染性鼻炎多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也会出现鼻塞,可为单侧或双侧,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二)非鼻炎引起的鼻塞
1.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可导致单侧或双侧鼻塞,还可能伴有头痛等症状。鼻息肉也是常见引起鼻塞的原因,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疾病,以极度水肿的鼻黏膜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为临床特征,会造成鼻腔阻塞,多为渐进性、持续性鼻塞,随息肉增大鼻塞逐渐加重。
2.其他疾病影响: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也常出现鼻塞症状,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一般还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此外,鼻腔异物也可导致儿童单侧鼻塞,同时可能有单侧流脓涕、臭味等表现。
二、如何鉴别鼻子不通气是否为鼻炎
(一)症状特点鉴别
1.鼻炎相关症状特点:鼻炎引起的鼻塞常伴有其特定的伴随症状,如变应性鼻炎除鼻塞外,典型的还有阵发性打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大量清水样鼻涕等;感染性鼻炎除鼻塞外,可能有脓涕等表现。
2.非鼻炎相关症状特点:鼻腔结构异常导致的鼻塞,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可能有偏曲侧较重等特点,鼻息肉导致的鼻塞随息肉生长逐渐加重,且可能逐渐出现嗅觉减退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多伴有发热、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鼻腔异物导致的鼻塞多发生于儿童,有明确异物进入鼻腔的病史,单侧鼻塞伴脓血性鼻涕。
(二)医学检查鉴别
1.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直接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如鼻炎患者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等表现;鼻中隔偏曲可见鼻中隔形态异常;鼻息肉则可见鼻腔内有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淡红色荔枝肉样新生物等。
2.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若检测出相关变应原阳性,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鼻子不通气的应对措施
(一)非药物缓解措施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性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缓解鼻塞症状。对于各年龄段人群都可适用,儿童可使用专门的儿童型鼻腔冲洗器,注意冲洗时避免压力过大导致不适。
2.改善环境:对于变应性鼻炎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如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等,对缓解鼻塞有一定帮助。
(二)就医及药物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鼻塞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给予相应治疗。例如,对于变应性鼻炎可能会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等;对于感染性鼻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尤其要注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性。
总之,鼻子不通气不一定是鼻炎,需要通过症状特点、医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鉴别,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若鼻塞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