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子痫前期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血压升高(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且持续性不易控制)、蛋白尿(尿蛋白定量≥5g/24h且持续性)、全身性水肿(可逐渐加重且不易缓解)、自觉症状(头痛、上腹部不适、视力模糊等)、脏器功能受损表现(肝脏功能受损、肾脏功能受损、血液系统改变、神经系统受累等),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不同情况的孕妇需密切监测,出现相关表现要及时就医并注意生活方式等。
一、血压升高
1.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会显著升高,这是其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在妊娠中晚期,正常血压范围一般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而重度子痫前期时血压突破上述正常范围,且达到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的水平。这种血压的急剧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等多种病理生理变化相关,持续的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负担。
2.血压升高特点:通常为持续性升高,且不容易通过一般的降压措施迅速得到平稳控制。部分患者可能在原有基础血压上有明显的骤升情况,与正常妊娠期间血压变化不同,正常妊娠血压多呈平稳或轻度波动状态,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压波动较大且处于较高水平。
二、蛋白尿
1.尿蛋白定量≥5g/24h:患者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多,正常孕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应<0.3g。重度子痫前期时,肾脏的滤过功能等受到影响,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漏出,尿蛋白定量达到≥5g/24h。蛋白尿的出现反映了肾脏受损的情况,是由于子痫前期时全身小血管痉挛,肾脏血管也受到累及,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得蛋白质滤过增多。
2.蛋白尿性质:一般为持续性蛋白尿,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初步发现尿蛋白阳性,进一步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确具体数值。蛋白尿的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蛋白尿越多往往提示肾脏受损越严重,病情越重。
三、水肿
1.全身性水肿: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常出现全身性水肿,可表现为眼睑水肿、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包括腹部、手部等部位。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而且这种水肿往往不是可凹性水肿那么简单,可能较为严重,常规的休息等措施难以缓解。
2.水肿特点:水肿可逐渐加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随着病情进展,水肿范围扩大且程度加深。与正常妊娠晚期生理性水肿不同,生理性水肿一般程度较轻,多局限于下肢,且经休息后可缓解,而重度子痫前期的水肿往往持续存在且难以通过一般措施改善。
四、自觉症状
1.头痛:患者常出现头痛症状,多为持续性头痛,部位可位于前额等部位。头痛的发生与血压升高、脑血管痉挛等有关,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压力增高,同时脑血管痉挛使脑部供血供氧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头痛。头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
2.上腹部不适:患者可感觉上腹部饱胀、疼痛等不适,这与肝脏等脏器受累有关。重度子痫前期时,肝脏可能出现淤血、水肿等情况,肝包膜受到牵拉,导致上腹部不适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表现,这些自觉症状都提示病情处于较重的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3.视力模糊:部分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这是因为视网膜血管痉挛,影响了视网膜的血液供应和正常功能。视网膜是感受光线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的重要结构,血管痉挛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进而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表现。
五、脏器功能受损表现
1.肝脏功能受损:血清转氨酶水平可能升高,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同时,患者可能出现肝包膜下血肿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肝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肝脏功能受损与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肝脏血供障碍有关,影响了肝脏的正常代谢和合成等功能。
2.肾脏功能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出现少尿等情况,24小时尿量<400ml。同时,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升高,反映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肾脏功能受损进一步加重了体内代谢废物的潴留,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3.血液系统改变: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L。这是由于子痫前期时血小板被激活、消耗增加等原因导致,血小板减少会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如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等情况。
4.神经系统受累:除了头痛外,还可能出现抽搐等表现,即子痫发作。这是重度子痫前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脑部血管痉挛、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抽搐。抽搐可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阵挛等,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孕妇这一特殊人群,在出现上述临床表现时应高度重视。年龄较小的孕妇发生重度子痫前期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情况;而有既往高血压病史、肾脏疾病史等的孕妇,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发生重度子痫前期时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要加强产检频率,一旦出现相关临床表现需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措施,以保障母儿的健康和安全。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