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牙窝白色通常是由血凝块机化、食物残渣附着、假膜形成、感染初期表现、愈合期黏膜变化等原因有关。
1.血凝块机化
拔牙后牙窝内的血液会逐渐凝固形成血凝块,随着时间推移,血凝块表面因脱水、钙化或纤维蛋白沉积,会呈现白色或灰白色,这是伤口愈合的正常过程,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食物残渣附着
进食后若未及时清洁口腔,食物碎屑可能卡在牙窝内,与唾液混合后形成白色软垢,看起来像牙窝发白,可通过轻柔漱口或使用冲牙器清理,避免用力刷洗刺激伤口。
3.假膜形成
拔牙后口腔黏膜受创,局部可能形成一层白色或淡黄色的假膜,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修复反应,一般1-2周会自行脱落。
4.感染初期表现
若白色物质伴随异味、剧烈疼痛、肿胀加重或发热,可能是细菌滋生引发感染,白色可能是脓性分泌物的前兆,需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扩散导致干槽症等并发症。
5.愈合期黏膜变化
拔牙后1-2周,牙窝周围的牙龈组织会逐渐覆盖创面,新生的黏膜可能因角质化程度不同呈现白色或淡粉色,这是伤口愈合的标志,通常无不适症状。
若牙窝白色区域持续扩大、出现脓液、疼痛难忍或伴有全身症状,需立即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通过检查判断是否感染或存在其他并发症,必要时进行清创、用药或进一步处理,切勿自行抠挖或拖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