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注意事项一般包括及时规范治疗、保证充足休息、合理调整饮食、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及预防感染等方面。
1.及时规范治疗
一旦确诊心肌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应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加重心肌损伤。如果出现心力衰竭,需按要求使用呋塞米、卡托普利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伴有心律失常时,需根据类型合理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保证充足休息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心脏负荷,一般建议休息3至6个月,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心肌酶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及熬夜,防止心脏负担突然加重。
3.合理调整饮食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原则,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优质蛋白可从瘦肉、鱼类、鸡蛋、豆制品中获取,维生素可通过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限制钠盐摄入,避免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同时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心肌的刺激。
4.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自身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等是否加重,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晕厥、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5.预防感染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发,恢复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病毒、细菌等再次感染。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