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检查方法是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心脏磁共振成像等。
1.静息心电图
在静息状态下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可发现ST-T段改变、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但约半数以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正常,所以静息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心绞痛的诊断。不过,心电图上出现典型的ST段压低、T波倒置等缺血性改变,对心绞痛的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2.动态心电图监测
可连续记录患者24-72小时的心电图。能发现常规心电图难以捕捉到的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以及与活动、症状相关的心电图变化。对于发作不频繁的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超声心动图
可实时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能检测心肌的厚度、运动幅度、心腔大小等情况,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在心绞痛发作时,可发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提示相应区域的心肌缺血。对于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超声心动图还可观察梗死部位的室壁瘤形成、心室重构等情况。
4.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利用CT扫描成像,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构和狭窄程度。冠状动脉CTA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手段。尤其适用于不典型胸痛患者的鉴别诊断,以及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或搭桥术后的血管通畅情况。但该检查对心率要求较高,心率过快或不规则可能影响图像质量,且造影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5.心脏磁共振成像
可提供心脏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心肌灌注等多方面信息。对于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有重要价值,也可用于评估心肌存活情况。在心绞痛患者中,心脏MRI可发现心肌缺血区域的心肌灌注异常,有助于判断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但该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进行此项检查。
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可能导致心绞痛症状不典型,在检查时要更加仔细,除了常规检查外,还应关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造影剂检查时要特别谨慎,提前评估肾功能,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低渗或等渗造影剂、检查后加强水化等,以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