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迫性尿失禁是有强烈尿意后难控且主观意识到尿意后很快出现不自主漏尿的类型,分感觉与运动性,发病机制涉膀胱感觉功能异常等,危险因素含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症状主要是突然强烈尿意后迅速不自主排尿伴尿频夜尿等,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流率等检查且尿动力学可明确逼尿肌功能。
一、定义
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患者有强烈尿意后,难以控制,在主观意识到尿意后很快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漏出的一种尿失禁类型。
二、分类
1.感觉急迫性尿失禁:多由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引发,膀胱逼尿肌出现无抑制性收缩,致使尿意急迫。
2.运动急迫性尿失禁:与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收缩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逼尿肌异常收缩引发急迫感及尿失禁。
三、发病机制
主要涉及膀胱感觉功能异常、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等。例如,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膀胱对牵张的敏感性增高,较小的膀胱容量变化即可引发强烈尿意。
四、危险因素
1.年龄因素:随年龄增长,膀胱功能可能发生变化,老年人发生急迫性尿失禁的风险升高。
2.性别因素:女性因解剖结构特点及生育等因素,相对男性更易罹患急迫性尿失禁。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慢性咳嗽、肥胖等可增加发病风险。吸烟可能影响膀胱功能,慢性咳嗽使腹压增高,肥胖增加腹部压力对膀胱的压迫。
4.病史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前列腺增生等)患者发生急迫性尿失禁的几率较高。
五、症状表现
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强烈尿意,随后迅速出现不自主排尿,可能伴随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
六、评估方法
包括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流率检查、膀胱残余尿测定、尿动力学检查等,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逼尿肌功能状态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