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脂肪瘤治疗分内镜下治疗适用于体积较小、无症状且位置适宜的,可采用圈套摘除术等,部分小的用热活检钳灼除需精准;外科手术适应体积大、有明显症状或内镜难完整切除的,多为部分胃切除术,儿童优先内镜微创、老年需评估全身状况、有基础病史需多学科评估,且无论哪种治疗后均需定期胃镜随访观察病灶等情况。
一、内镜下治疗
对于体积较小、无症状且位置适宜的胃内脂肪瘤,内镜下摘除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例如,可采用内镜下圈套摘除术,通过内镜将圈套器套住脂肪瘤根部,收紧圈套后电凝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适用于瘤体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且无恶变倾向的情况。对于部分较小的脂肪瘤,也可使用内镜下热活检钳灼除等方法,但需确保操作精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二、外科手术治疗
1.适应情况:当胃内脂肪瘤体积较大(直径通常大于2厘米)、出现明显症状(如腹痛、消化道出血等)或内镜下难以完整切除时,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为部分胃切除术,即根据脂肪瘤的位置和大小切除相应部分的胃组织,以完整移除病灶。
2.特殊人群考量:
儿童患者:儿童胃内脂肪瘤相对少见,治疗时优先选择内镜下微创治疗,因儿童身体耐受力较差,外科手术创伤可能对其恢复影响较大,需严格评估内镜治疗的可行性,确保操作安全。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外科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风险较低的手术方式,并加强术后监护,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风险。
有基础病史患者:若患者合并消化道其他病变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治疗时需综合多学科评估,内镜治疗需谨慎操作,避免加重基础病情;外科手术则需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三、随访观察
无论采取内镜下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均需定期进行胃镜随访,观察病灶有无复发、胃黏膜恢复情况等。一般治疗后3-6个月需进行首次胃镜复查,后续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随访间隔,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