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膜炎体征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对于有胃穿孔风险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注意饮食,避免诱因,定期体检。
1.腹痛:这是胃穿孔最主要的症状,通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位置通常在上腹部或穿孔部位,有时会辐射到肩部或背部。
2.恶心、呕吐:穿孔后胃内容物会流入腹腔,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呕吐物通常为胃内容物,有时可能含有胆汁或血液。
3.发热:穿孔后,胃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会被吸收,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发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但也可能更高。
4.腹膜炎体征:穿孔后,胃酸和细菌会刺激腹膜,引起腹膜炎。腹膜炎的体征包括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
5.其他症状: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肠鸣音亢进、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胃穿孔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老年人和儿童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此外,某些情况下,胃穿孔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仅在腹部X线或CT检查中发现。
如果怀疑有胃穿孔,应立即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腹部X线或CT等检查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胃穿孔,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等。
对于有胃穿孔风险的人群,如胃溃疡患者、长期服用NSAIDs(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等,应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胃溃疡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进展。长期服用NSAIDs的患者应尽量更换其他药物或遵医嘱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2.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饮食应规律,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
3.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诱因。
4.定期体检:有胃穿孔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