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血常见原因包括痔疮(怀孕致肛周静脉回流受影响产后肛周静脉丛淤血扩张黏膜破损致便后滴血)、肛裂(分娩会阴撕裂恢复不佳或便秘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排便剧痛伴粪便表面带少量鲜血)、肠道炎症(产后免疫力低肠道受病原体侵袭或自身免疫性肠道炎症复发致便血伴腹泻腹痛等)、便秘相关(产后活动量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致便秘干结粪便擦伤肠道黏膜或肛门周围组织致粪便表面附少量鲜血)。
一、痔疮因素
产后便血较常见原因之一是痔疮。女性怀孕时腹腔压力升高,影响肛周静脉回流,产后腹压骤降,肛周静脉丛淤血扩张易形成痔疮。当痔疮黏膜破损时就会出现便血,通常表现为便后滴血,血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混合。孕期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产后盆腔血液循环恢复过程中仍可能存在静脉回流不畅情况,持续刺激痔疮部位,增加便血发生风险。
二、肛裂因素
分娩过程中,会阴部位可能发生撕裂,若恢复不佳或产妇用力排便时,干结粪便通过肛管容易导致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形成肛裂。肛裂患者排便时会出现剧烈疼痛,同时伴有便血,便血特点多为粪便表面带少量鲜血或便后手纸上有血迹。产后产妇活动量减少、饮食结构改变等易引起便秘,而便秘是诱发肛裂导致便血的重要诱因。
三、肠道炎症因素
产后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肠道易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引发炎症。例如肠道感染性炎症,病原体感染肠道黏膜后,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从而出现便血症状,可能还伴有腹泻、腹痛等表现。另外,自身免疫性肠道炎症疾病在产后也可能因身体状态变化而复发,进而引起便血,这类情况相对较少见,但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
四、便秘相关因素
产后产妇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再加上产后饮食中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容易引发便秘。干结的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排出时会擦伤肠道黏膜或肛门周围组织,导致便血,这种便血一般为粪便表面附有少量鲜血,血色鲜红。同时,产后为促进身体恢复可能过多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一步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加重便秘及便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