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肝炎有全身乏力伴低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等及黄疸表现,慢性病毒性肝炎有长期乏力肝区隐痛等、体征肝掌蜘蛛痣及腹胀消瘦等,特殊人群中孕妇肝脏负担重需谨慎监测,儿童症状不典型易忽视,老年患者肝功储备差症状重恢复慢。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症状
1.全身表现:多数患者起病时出现乏力,体力明显下降,部分可伴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此与病毒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相关,儿童因机体反应特点,低热可能更易被忽视。
2.消化系统症状:常见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等,系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液分泌及代谢,儿童可能因胃肠道反应显著而表现为拒食,成人则更突出进食欲望降低。
3.黄疸相关表现: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色,乃因肝细胞受损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儿童黄疸出现时需警惕病情进展。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症状
1.非特异性症状:患者长期有乏力感,活动耐力下降,部分存在肝区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女性患者可能因肝脏功能异常影响内分泌,出现月经紊乱情况。
2.体征表现:部分慢性患者可见肝掌(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及指端腹侧发红)、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系肝脏对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发。
3.其他表现:部分患者有腹胀、消瘦,儿童慢性肝炎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迟缓,需关注其营养状况及生长指标变化。
三、特殊人群特点
1.孕妇:患病毒性肝炎时,肝脏负担加重,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更谨慎监测母婴情况,孕期出现肝炎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使病情表现不典型,要加强肝功能及胆红素等指标监测。
2.儿童: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可能以消化道症状如腹泻等为首发表现,且儿童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食欲及二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3.老年患者:肝功能储备差,症状可能相对较重,恢复较慢,需注重加强护理,密切监测肝功能等指标,因机体机能衰退,对病情耐受能力降低,要关注其全身状况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