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通常无法自愈,发生后需及时就医治疗,其会引发剧烈腹痛等症状及严重并发症,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有基础疾病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胃穿孔是急重症,怀疑或确诊应尽快就医规范治疗。
胃穿孔后,胃酸等刺激性物质进入腹腔,会引发剧烈的腹痛,疼痛往往呈刀割样或烧灼样,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例如,有研究表明,胃穿孔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且死亡率也会增加。
治疗胃穿孔的主要方式
1.手术治疗:是治疗胃穿孔的主要方法。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穿孔时间较短的患者,可采用单纯穿孔缝合术;对于胃溃疡穿孔且有恶变可能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行胃大部切除术等。手术能够快速封闭穿孔部位,阻止胃内容物继续漏入腹腔,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2.非手术治疗的局限性: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穿孔小、腹膜炎局限的患者,但非手术治疗也需要严格的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应用抗生素等治疗措施,而且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仍有病情加重的可能,如穿孔无法自行闭合、腹腔感染难以控制等情况仍需转为手术治疗。
不同人群胃穿孔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敏感,胃穿孔后病情进展可能较为隐匿,容易延误治疗。因此,老年人若出现腹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胃穿孔。
儿童:儿童胃穿孔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儿童胃穿孔多与胃溃疡、外伤等因素有关,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腹部情况,若儿童出现腹痛、呕吐等异常,要及时带其就医,因为儿童胃穿孔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等。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胃穿孔后治疗相对复杂。糖尿病患者胃穿孔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等,需要在治疗胃穿孔的同时密切监测和控制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等治疗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治疗前对心血管功能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胃穿孔是一种需要重视的急重症,不能寄希望于自愈,一旦怀疑或确诊胃穿孔,应尽快就医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