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分为腺鼠疫(多由感染跳蚤叮咬引起以淋巴结炎症为主要特征伴全身中毒症状)、肺鼠疫(分原发和继发起病急骤有高热咳嗽血痰等)、败血症型鼠疫(最凶险起病即严重全身中毒症状伴出血等)、其他少见类型包括肠鼠疫(类似急性胃肠炎)、脑膜型鼠疫(继发败血症型有脑膜刺激征)、皮肤鼠疫(由脓液痰液污染皮肤致皮肤病变),且不同人群临床表现有差异如儿童症状不典型、老年人病情进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一、腺鼠疫
腺鼠疫最为常见,多由被感染的跳蚤叮咬引起,临床表现以淋巴结炎症为主要特征。通常先在被叮咬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数小时后发展为水疱,随后水疱破溃、形成溃疡。最常累及的是腹股沟淋巴结(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部及其他部位淋巴结,淋巴结肿大疼痛明显,质地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可迅速化脓破溃。患者多伴有高热、寒战、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二、肺鼠疫
肺鼠疫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鼠疫是直接由鼠疫杆菌侵入呼吸道引起。起病急骤,患者突发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咳痰初为少量黏液痰,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急促,伴有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体征与症状常不相符,早期可仅有轻度肺部啰音或胸膜炎体征,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多在2~3日内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三、败血症型鼠疫
败血症型鼠疫为最凶险的类型,可原发或继发于腺鼠疫、肺鼠疫。患者起病即出现严重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谵妄或昏迷。皮肤黏膜可见出血点、瘀斑,甚至发生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广泛皮肤、内脏出血。病情进展极快,若不及时治疗,常在数小时至2日内死亡。
四、其他少见类型鼠疫
(一)肠鼠疫
较少见,多因进食染菌肉类引起。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偶有脓血便,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
(二)脑膜型鼠疫
常继发于败血症型鼠疫,除具有败血症的全身症状外,同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表现。
(三)皮肤鼠疫
多由含有鼠疫杆菌的脓液或痰液污染皮肤所致,表现为皮肤出现疼痛性红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溃疡底部有黑色坏死,周围有红肿。
不同人群中鼠疫的临床表现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儿童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高热、惊厥等表现相对突出;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全身中毒症状更为严重,需特别关注其生命体征变化及器官功能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