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疾病中内痔常见无痛性便血久坐便秘等可致,肛裂伴排便剧痛便秘易引发,直肠息肉儿童多见无痛便血有家族史需警惕,直肠癌中老年多见伴黏液及大便习惯改变等;肠道炎症性疾病里溃疡性结肠炎有黏液脓血便及腹痛腹泻等,克罗恩病有便血糊状便等;血管性疾病中缺血性结肠炎老年人腹痛后便血有动脉硬化等病史,结肠血管畸形可反复出血无明显腹痛;全身性疾病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皮肤瘀点等及凝血障碍,白血病有便血伴发热贫血等及骨髓造血异常。
一、肛门直肠疾病相关原因
1.痔疮:内痔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多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这是由于肛管直肠下端黏膜下或皮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痔核,排便时摩擦痔核导致出血。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长期久坐、便秘等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
2.肛裂:会引起便血,常伴有排便时剧烈疼痛,便后有短暂缓解,随后又出现持续剧痛。多因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所致,便秘人群因大便干结易损伤肛管皮肤,从而引发肛裂导致便血。
3.直肠息肉:儿童多见,多为无痛性便血,呈间歇性,颜色鲜红,息肉可脱出肛门外。若有肠道息肉家族史,需高度警惕直肠息肉的可能。
4.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便血常伴有黏液,大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或便秘交替,还可能有腹痛、消瘦等症状。年龄增长、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等是其风险因素。
二、肠道炎症性疾病相关原因
1.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黏液脓血便,伴有腹痛、腹泻,病情迁延不愈。有自身免疫相关问题或肠道感染史者易发病,炎症长期刺激肠道黏膜导致出血。
2.克罗恩病:可出现便血,多为糊状便,可有腹痛、腹部包块等表现,好发于中青年,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肠道慢性炎症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三、血管性疾病相关原因
1.缺血性结肠炎:多见于老年人,常有腹痛后便血,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隐痛,有动脉硬化、肠系膜血管病变等病史者易发生,因肠道供血不足导致肠黏膜缺血坏死出血。
2.结肠血管畸形:可导致便血,可反复出血,患者多无明显腹痛等前驱症状,肠道血管结构异常引发出血。
四、全身性疾病相关原因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便血外,还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表现,与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相关,有血液病史或服用影响血小板药物者需注意,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障碍易致出血。
2.白血病:可能出现便血,同时伴有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病史或接触过放射性物质等人群要警惕,白血病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等生成异常引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