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形成主要与鞘膜分泌和吸收失衡有关,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先天性包括交通性鞘膜积液(胎儿鞘突未完全闭合致腹腔液体与鞘膜腔相通)和精索鞘膜积液(精索部位鞘突闭合异常);后天性包括炎症(炎症致鞘膜分泌增吸收减)、创伤(外伤致鞘膜及周围组织受损引发积液)、肿瘤(肿瘤影响鞘膜功能致分泌吸收失衡)
一、先天性因素
1.交通性鞘膜积液: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同时带动腹膜形成的鞘突下移。正常情况下,鞘突在出生前会逐渐闭合。若鞘突未完全闭合,腹腔内的液体可经未闭的鞘突与鞘膜腔相通,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小儿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婴幼儿,由于鞘突闭合不完全的概率相对较高,男婴发生交通性鞘膜积液的风险较女婴高,这与男性胎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特点相关。
2.精索鞘膜积液:如果鞘突在精索部位的闭合发生异常,而其他部位鞘突闭合正常,就会在精索部位形成一个封闭的囊性积液腔,即精索鞘膜积液。其形成与胎儿时期精索部位鞘突的发育异常有关,男性胎儿中此类情况的发生与精索区域鞘突的解剖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二、后天性因素
1.炎症:当睾丸、附睾、精索等部位发生炎症时,如附睾炎、睾丸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鞘膜的分泌功能增强,同时可能影响鞘膜的吸收功能,使鞘膜腔内液体分泌增多而吸收减少,从而形成鞘膜积液。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炎,炎症因子会促使鞘膜分泌更多液体,若局部的吸收机制受到影响,就容易引发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局部卫生状况不佳的人群中更易发生,无论男女,若存在生殖系统的炎症,都有患鞘膜积液的风险,但男性由于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相对更易受影响。
2.创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手术损伤等,可导致鞘膜及周围组织受损,引起鞘膜内出血、淋巴回流受阻等,进而导致鞘膜积液。比如阴囊部的闭合性外伤,可能损伤鞘膜的血管和淋巴管,影响液体的正常代谢,使得鞘膜腔内液体积聚形成积液。从事剧烈运动或有阴囊外伤史的人群,发生创伤性鞘膜积液的风险增加,男性在从事某些高危职业或进行剧烈运动时,需注意保护阴囊,减少创伤性鞘膜积液的发生风险。
3.肿瘤:睾丸、附睾、精索等部位的肿瘤可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如肿瘤细胞浸润鞘膜,导致鞘膜分泌和吸收失衡,从而引发鞘膜积液。例如睾丸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影响鞘膜的生理状态,引起鞘膜积液。这种情况在有睾丸肿瘤家族史或自身有睾丸异常病变的人群中需要警惕,男性若发现睾丸有异常肿块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