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痛经可能由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或新发病变、盆腔炎性疾病、宫颈或宫腔粘连等原因引起。子宫复旧不全与年龄(35岁以上概率稍高)、生活方式(休息不足、过早重体力劳动)、病史(既往子宫疾病史)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或新发病变与年龄性别(生育年龄女性高发,女高于男)、生活方式(长期精神压力大)、病史(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有关;盆腔炎性疾病与年龄性别(有宫腔操作史的生育后女性易患,女高于男)、生活方式(产后个人卫生不佳)、病史(产后有宫腔操作史等)有关;宫颈或宫腔粘连与年龄性别(生育过程有宫颈或宫腔损伤情况的各年龄女性可能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产后宫腔感染等促进粘连形成)、病史(生育过程有宫颈或宫腔严重损伤史风险增加)有关。
年龄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的产妇,子宫肌纤维弹性相对较差,产后子宫复旧可能会相对缓慢,从而导致痛经。一般来说,35岁以上的产妇子宫复旧不全引发痛经的概率相对稍高。
生活方式:产后如果休息不足,过度劳累,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复旧。另外,产后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也会干扰子宫复旧进程,增加痛经发生风险。
病史影响:如果产妇既往有子宫疾病史,比如子宫肌瘤等,产后子宫复旧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出现痛经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或新发病变
年龄性别:生育后女性仍有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女性。一般生育年龄女性相对高发,且女性发病概率远高于男性。
生活方式:目前认为一些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比如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或发病风险,从而导致痛经。
病史影响:如果产妇既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产后痛经需警惕该病复发可能。
盆腔炎性疾病
年龄性别:生育后的女性,尤其是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清宫等)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女性发病概率高于男性。
生活方式:产后个人卫生不佳,如不注意会阴清洁等,容易导致细菌上行感染,引发盆腔炎性疾病,出现痛经症状。
病史影响:如果产妇产后有宫腔操作史等,增加了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导致痛经。
宫颈或宫腔粘连
年龄性别:生育过程中如果有宫颈或宫腔损伤情况,各年龄生育后的女性都可能发生粘连,但具体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与损伤程度等相关。
生活方式:产后如果发生宫腔感染等情况,可能会促进宫颈或宫腔粘连的形成,而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间接影响感染发生概率,从而与痛经相关。
病史影响:如果产妇生育过程中有宫颈或宫腔严重损伤史,产后发生宫颈或宫腔粘连导致痛经的风险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