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时常见阴道炎类型有霉菌性、细菌性、滴虫性等,分别有不同表现;原因与激素变化、局部抵抗力下降、阴道微生态失衡有关;影响包括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诊断靠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处理分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孕妇在不同孕期有不同注意事项,还需注意个人卫生和生活方式。
怀孕患阴道炎的原因
激素变化:怀孕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pH值改变,有利于念珠菌等病原体繁殖,从而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生风险。
局部抵抗力下降:孕期阴道局部的免疫力会有所变化,使得阴道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
阴道微生态失衡:怀孕过程中,阴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可能发生改变,正常的菌群平衡被打破,容易引发阴道炎。
怀孕患阴道炎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如果阴道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孕妇出现外阴红肿、疼痛等不适,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孕期其他感染的风险,如上行感染导致绒毛膜羊膜炎等。
对胎儿的影响:严重的阴道炎可能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例如,霉菌性阴道炎在孕期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胎儿经产道分娩时可能会受到感染,引起新生儿鹅口疮等。
怀孕患阴道炎的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医生会进行外阴和阴道的检查,观察阴道黏膜的情况、白带的性状等。
白带常规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白带中的病原体、白细胞等情况,以明确阴道炎的类型。
怀孕患阴道炎的处理原则
非药物干预:对于症状较轻的阴道炎,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要用开水烫洗后在阳光下暴晒等。
药物治疗:如果阴道炎症状较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所用药物不同,例如霉菌性阴道炎可局部使用克霉唑等抗真菌药物;细菌性阴道炎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但孕期使用药物需要谨慎评估风险与获益,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早期:孕早期胎儿处于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使用药物需要格外谨慎。如果发生阴道炎,应尽早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评估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孕中晚期:孕中晚期相对孕早期胎儿发育较为稳定,但仍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以及胎儿的情况,按照医嘱按时复诊。
个人卫生方面:孕妇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的正常微生态环境。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有利于保持阴道的透气、干燥。
生活方式:孕期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营养,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有助于阴道炎的预防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