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可能出现假性宫缩、先兆临产、胎盘早剥、胃肠道问题。假性宫缩常见、无规律,多数不影响胎儿,需避免长时间站立等;先兆临产有不规律下腹疼和见红,高龄等孕妇需密切监测;胎盘早剥严重,有高危因素,需监测并及时就医;子宫压迫致胃肠道问题,一般孕妇调整饮食,有基础病者注意饮食。
对不同人群影响:对于大多数孕妇而言,假性宫缩通常不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如果孕妇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等,频繁的假性宫缩可能会增加子宫的应激情况。在生活方式上,孕妇应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劳累,适当休息有助于减少假性宫缩的发生。
先兆临产
相关表现:孕妇可能会出现不规律的下腹疼痛,类似痛经,同时还可能伴有阴道少量见红(俗称“见红”),这是因为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一般在分娩前1-2周内出现。从生理角度看,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信号,是宫颈逐渐成熟、扩张的前期表现。例如,部分孕妇在孕37-38周左右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高龄孕妇或者有妊娠并发症的孕妇,出现先兆临产表现时需要更加密切监测胎心、宫缩等情况,因为这类孕妇发生分娩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高龄孕妇身体各方面机能相对下降,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会影响分娩过程,所以需要医生更紧密地观察产程进展。
胎盘早剥
发病情况: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多发生在孕晚期,孕妇可能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腹部外伤等病史。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其主要表现除了肚子像痛经一样疼痛外,还可能伴有阴道流血,而且疼痛程度往往较剧烈,有的孕妇还会出现子宫张力增高、胎心异常等情况。从病理机制来说,是胎盘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比如,孕妇腹部受到撞击后,就有可能引发胎盘早剥。
特殊人群提醒: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属于胎盘早剥的高危人群,这类孕妇需要严格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情况,一旦出现肚子痛经样疼痛并伴有阴道流血等情况,要立即就医,因为胎盘早剥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母婴生命。
胃肠道问题
可能原因:孕晚期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表现为肚子像痛经一样的疼痛,还可能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例如,孕妇进食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后,由于胃肠道蠕动受限,就可能引发腹部不适。
不同人群应对:一般孕妇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对于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既往有胃炎等病史,孕晚期更要注意饮食的温和、易消化,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胃肠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