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脂肪瘤治疗需综合患者症状、肿瘤特征及全身状况个体化选择方案,无症状且体积较小无进行性增大未引明显消化道症状者可观察等待定期内镜监测,瘤体小局限黏膜层或下层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体积稍大累及黏膜下层用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较大、疑恶变或并发严重并发症需外科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评估全身状况术后防并发症,儿童优先保守或微创治疗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一、观察等待
对于无症状且体积较小的十二指肠脂肪瘤患者,若肿瘤无进行性增大且未引起明显消化道症状,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需定期通过内镜检查监测肿瘤大小、形态等变化,一般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内镜随访,密切关注病情进展情况。此策略主要基于肿瘤生长缓慢且部分小体积脂肪瘤可能长期无临床症状的特点,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肿瘤变化以便后续干预。
二、内镜下治疗
(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适用于瘤体较小、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且无严重浸润的十二指肠脂肪瘤。通过内镜将套扎器置于肿瘤基底部,利用负压吸引将肿瘤组织吸入套扎环内,然后用高频电切将肿瘤完整切除。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能有效去除病灶,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定期复查内镜以确保病灶完全清除且无复发。
(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
对于体积稍大、累及范围较广但仍局限于黏膜下层的十二指肠脂肪瘤,可采用ESD。通过内镜先标记肿瘤边界,然后使用电刀等器械逐步剥离肿瘤及其周围部分黏膜下层组织,完整切除肿瘤。该技术能更完整地切除较大病灶,但操作相对复杂,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术后同样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并定期随访。
三、外科手术治疗
(一)手术指征
当十二指肠脂肪瘤较大,内镜下治疗困难;怀疑肿瘤有恶变倾向;或肿瘤并发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局部肿瘤切除术、部分肠段切除术等,具体术式需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及患者整体情况综合评估确定。
(二)特殊人群考虑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手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谨慎权衡手术风险与收益。术后需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愈合情况,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儿童患者:儿童十二指肠脂肪瘤较为罕见,治疗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及非手术的保守观察或内镜下微创治疗,尽量避免外科手术。因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以最小创伤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注重术后生长发育及营养支持等问题。
十二指肠脂肪瘤的治疗需综合患者症状、肿瘤特征及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选择个体化方案,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健康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