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有多种临床症状类型,腺鼠疫常见,有全身中毒症状及淋巴结肿痛等;肺鼠疫起病急骤,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道表现;败血型鼠疫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出血倾向;少见类型中皮肤鼠疫有皮肤局部丘疹、水疱等变化,肠鼠疫有消化道及全身中毒症状,眼鼠疫有眼部炎症及全身症状。
一、鼠疫的临床症状
(一)腺鼠疫
1.症状表现
最为常见,多发生于流行初期。常先有全身不适、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等全身中毒症状。接着在腹股沟、腋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出现剧烈肿痛,淋巴结可迅速肿大,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皮肤发红、灼热,疼痛明显,患者常呈强迫体位。一般在发病后1-2天内淋巴结就会化脓、破溃。儿童患腺鼠疫时,除了上述淋巴结症状外,可能因淋巴系统发育特点,病情进展相对较快,淋巴结肿大情况可能更具侵袭性,且全身中毒症状可能更为严重,需特别关注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
(二)肺鼠疫
1.症状表现
起病急骤,早期就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咳嗽等。咳嗽多为剧烈干咳,随后可咳出大量泡沫样或血性痰。患者面色苍白或发绀,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救治,可在2-3天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在生活方式方面,若有接触鼠疫患者或携带鼠疫杆菌的动物等情况,感染风险增加,对于从事可能接触鼠疫相关动物工作的人群,如动物疫病防控人员等,需高度警惕肺鼠疫的可能,其感染后发病急,需尽快采取隔离等措施。
(三)败血型鼠疫
1.症状表现
原发性败血型鼠疫多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则较少见。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谵妄或昏迷。皮肤常出现出血点或瘀斑,可能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出血倾向。病情极为凶险,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在病史方面,若有明确的鼠疫接触史,出现上述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出血表现时,要高度怀疑败血型鼠疫,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衰退,感染败血型鼠疫后病情可能进展更快,预后更差,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进行隔离和相应治疗。
(四)其他少见类型鼠疫
1.皮肤鼠疫
多由蚤咬或皮肤接触含鼠疫杆菌的污染物引起。皮肤局部先出现丘疹,迅速发展为水疱,再变为脓疱,周围组织显著红肿及坚硬,随后脓疱破溃形成溃疡,溃疡上有黑色痂皮。患者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2.肠鼠疫
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可能因误食被鼠疫杆菌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在饮食生活不注意卫生的情况下,尤其容易感染,对于有不洁饮食史且出现消化道症状合并全身中毒表现的人群,需考虑肠鼠疫的可能。
3.眼鼠疫
多因接触含有鼠疫杆菌的物质感染眼部引起,表现为眼部红肿、疼痛、流泪等炎症表现,同时可伴有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