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剧烈刀割样或烧灼样腹痛且可迅速波及全腹;常伴有恶心、呕吐,初期因腹痛反射性呕吐,病情进展可能持续呕吐且呕吐物混浊;病情发展若腹腔大量渗出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查体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的腹膜刺激征,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腹痛
疼痛特点:多为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呈刀割样或烧灼样。这种疼痛往往起始于上腹部,随后可迅速波及全腹部。例如,有研究表明,约90%以上的胃穿孔患者会首先出现上腹部的剧烈疼痛,之后因胃肠内容物扩散至全腹腔,引起全腹性疼痛。
影响因素:疼痛程度和范围可能与胃穿孔的大小、腹腔内渗出物的多少等有关。一般来说,穿孔较大时,胃肠内容物迅速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导致剧烈且广泛的腹痛。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腹痛的感受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的疼痛性质是相似的。比如,儿童胃穿孔时腹痛表现可能较为急切,而老年患者可能因反应相对迟钝,腹痛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那么剧烈,但本质上都是由腹膜受刺激引起的。
二、恶心、呕吐
发生情况: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起初可能是因为腹痛刺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若出现腹膜炎等情况,呕吐可能会持续存在,且呕吐物可能变得较为混浊。从发病机制来看,腹腔内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恶心、呕吐。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者,其胃肠道功能可能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紊乱,发生胃穿孔后恶心、呕吐的表现可能与普通人群有一定关联,但本质还是由胃穿孔后的病理生理变化所导致。
三、休克表现
出现情况:在胃穿孔早期,患者可能生命体征尚相对稳定,但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若腹腔内大量渗出,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可能会出现休克相关表现。例如,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发生休克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对血容量减少等情况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胃穿孔导致大量腹腔渗出,更容易迅速进入休克状态。而年轻患者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在早期可能休克表现不明显,但也不能忽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腹膜刺激征
具体表现:查体时可发现腹膜刺激征,即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腹部压痛是指用手按压腹部时患者感觉疼痛,反跳痛是指按压腹部后迅速抬手时患者疼痛加剧,腹肌紧张表现为腹部肌肉紧张变硬。这是因为胃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后刺激腹膜,引起腹膜的炎症反应,从而出现上述腹膜刺激征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腹膜刺激征的表现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体征是存在的。比如,儿童由于腹壁相对较薄,腹膜刺激征可能相对更容易被察觉,而肥胖的患者可能由于腹部脂肪厚,腹膜刺激征的表现可能不典型,但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仍可发现相关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