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是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原因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结束妊娠,12-28周及28周以上因不同母体或胎儿因素可引产,引产对母体有出血、感染、羊水栓塞等风险,有多次引产史、年龄较大及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引产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引产的定义及怀孕几个月流产算引产
引产是指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的原因,须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结束妊娠。一般来说,怀孕12周及以上通过人工手段终止妊娠的情况属于引产范畴。
(一)妊娠12-28周内的引产情况
1.母体因素
当母体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继续妊娠会严重危及母体生命健康时,可能需要在12-28周之间进行引产。例如,患有严重慢性肾炎的孕妇,随着妊娠进展,肾脏负担加重,可能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时为了保障母体安全,会考虑在合适孕周进行引产。
母体存在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经积极治疗无好转,或者病情继续恶化,威胁母体生命时,也需要在12-28周内进行引产。重度子痫前期可导致孕妇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及时引产是保障母体生命的重要措施。
2.胎儿因素
胎儿存在严重的染色体异常,通过产前诊断已经明确胎儿有无法治疗的严重畸形,如无脑儿等情况时,会在12-28周进行引产。无脑儿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胎儿无法存活,且会对母体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母体凝血功能障碍等,所以需要及时引产。
胎儿在宫内发生严重的生长受限,经评估继续妊娠对胎儿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时,也会考虑在12-28周进行引产。
(二)妊娠28周以上的引产情况
妊娠28周以上进行引产相对来说风险更高,但如果出现胎儿严重畸形无法存活、母体出现危及生命的妊娠相关并发症等情况,也需要进行引产。例如,妊娠后期母体出现严重的胎盘早剥且无法纠正,胎儿已经没有存活可能,此时即使妊娠超过28周,也需要进行引产来保障母体安全。
二、引产的相关风险及注意事项
(一)对母体的风险
1.出血风险
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等情况导致出血。在妊娠月份较大时,子宫肌层受到的影响较大,引产时子宫收缩引起的出血风险相对更高。例如,妊娠28周以上引产时,子宫肌纤维的弹性等情况使得出血的可能性增加,严重时可能需要输血等处理。
2.感染风险
引产操作可能导致宫腔感染等情况。无论是妊娠中期还是晚期引产,由于宫腔操作等原因,都有引发感染的可能,如子宫内膜炎等。如果术后护理不当,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感染可能会影响母体的生殖系统功能,甚至导致不孕等严重后果。
3.羊水栓塞风险
虽然相对剖宫产等手术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不是特别高,但引产过程中也存在羊水栓塞的可能。尤其是在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下,羊水可能通过子宫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羊水栓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母体呼吸循环衰竭等。
(二)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有多次引产史的女性
多次引产会使子宫肌层受损,再次引产时子宫破裂等风险增加。此类女性在引产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子宫评估,如通过B超检查子宫肌层的厚度等情况,并且在引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子宫收缩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2.年龄较大的女性(如35岁以上)
年龄较大的女性引产时,身体的各项机能相对有所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可能较差。在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术后恢复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需要加强术后的护理和监测,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3.有基础疾病的女性
如果女性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引产过程中母体的生理状态变化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在引产时,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等可能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此类女性在引产术前需要将基础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在引产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