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三联症是肛裂后期由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组成的表现,病因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有关,临床表现有疼痛(周期性)、便血、肛门瘙痒、排便习惯改变,诊断靠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门镜检查。
一、肛裂三联症的定义
肛裂三联症是指肛裂日久所导致的由肛裂、前哨痔、乳头肥大三者组成的一种肛裂后期表现。肛裂是肛管皮肤的破裂或撕裂,常见于肛管的后正中部位。前哨痔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肛裂创面远端的皮肤因炎症、水肿及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乳头肥大则是因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肛管齿状线附近的肛乳头纤维增生、肥大形成。
二、肛裂三联症的病因及相关因素
1.年龄与性别因素
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青中年人。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肛裂三联症,不过在一些研究中发现,女性发生肛裂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及生育等因素有关。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盆腔压力变化、会阴部组织受压等情况可能增加肛管局部损伤的风险,从而更容易引发肛裂相关病变进而发展为肛裂三联症。
儿童也可能患肛裂,多与便秘有关,长期便秘导致排便时肛管受到过度压力而受损,若未能及时治疗,也可能逐渐发展为肛裂三联症,但相对成人来说比例较低。
2.生活方式因素
便秘:长期便秘是引发肛裂三联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便秘时,干结的粪便难以排出,排便时需要用力努挣,这会使肛管承受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肛管皮肤撕裂。而且长期便秘状态下,肛管局部反复受到刺激,炎症持续存在,进而促进前哨痔形成和肛乳头肥大,最终发展为肛裂三联症。例如,一些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过少、饮水不足的人群,便秘发生率高,肛裂三联症的发病风险也相应增加。
不良排便习惯:如排便时间过长,喜欢在排便时长时间蹲坐看书、玩手机等,会使肛管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增加肛管皮肤受损的几率。还有一些人排便时过度用力,这也会加重肛管的压力,增加肛裂发生的可能性,若不及时纠正,容易发展为肛裂三联症。
3.病史因素
既往有肛管直肠部位的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肛管直肠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肛管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损伤且不易修复,从而增加了发展为肛裂三联症的风险。例如,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肠道炎症累及肛管时,就可能导致肛管皮肤反复受损,进而引发肛裂三联症相关病变。
三、肛裂三联症的临床表现
1.疼痛
疼痛是肛裂三联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排便时,粪便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立刻感到肛门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称为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可缓解,称为间歇期;随后因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又产生剧烈疼痛,可持续数小时至十余小时,直到括约肌疲劳松弛后,疼痛逐渐缓解,这一过程称为肛裂疼痛周期。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排便意愿和生活质量。
2.便血
便血程度不一,多数患者便血较少,表现为粪便表面带血或便纸上有血迹,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较大量便血。这是由于肛裂创面受到粪便摩擦等刺激而出血,便血颜色多为鲜红色。
3.肛门瘙痒
因肛裂溃疡面分泌物或前哨痔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门瘙痒不适,患者常不自觉地搔抓,进一步加重局部刺激和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4.排便习惯改变
由于疼痛,患者往往惧怕排便,导致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粪便更加干结,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和肛裂症状,形成便秘-肛裂-便秘的恶性循环。
四、肛裂三联症的诊断方法
1.肛门视诊
医生通过肛门视诊可以直接观察到肛裂、前哨痔和肛乳头肥大的典型表现。可见肛管后正中部位(少数在前侧)有裂口,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形成前哨痔,肛乳头肥大则表现为肛管齿状线附近有肥大的乳头突出。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一般不作为肛裂三联症的首选诊断方法,但对于排除其他直肠肛管疾病有一定帮助。在进行直肠指诊时,要注意肛管的紧张度以及是否有触痛等情况,但由于肛裂患者在直肠指诊时可能会因疼痛而难以配合,所以操作时要轻柔。
3.肛门镜检查
肛门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肛裂的深度、范围以及前哨痔、肛乳头肥大的具体情况。通过肛门镜可以直接看到肛管内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不过,在进行肛门镜检查时,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先使用局部麻醉剂缓解疼痛后再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