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是胃壁全层破裂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的严重胃部疾病并发症,多在胃溃疡基础上因溃疡加深穿透胃壁引发,病因包括胃溃疡、外伤、肿瘤及不良生活方式等;症状有突发剧烈腹痛、恶心呕吐、休克症状和典型腹部体征;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各有特点;诊断依靠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X线、CT)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分非手术(禁食、胃肠减压等)和手术(穿孔修补术、胃大部切除术);预防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治疗基础疾病、避免滥用药物等;同时给出治疗期间遵医嘱、术后护理、特殊人群关注及康复后注意事项等温馨提示。
一、胃穿孔的定义
胃穿孔是指胃壁全层破裂,致使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的一种严重的胃部疾病并发症。胃穿孔通常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由于溃疡不断加深,穿透胃壁而引发。它是一种急腹症,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二、胃穿孔的病因
1.胃溃疡:胃溃疡是引发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溃疡会使胃黏膜及胃壁组织受到破坏,当溃疡持续发展穿透胃壁时,就会导致胃穿孔。长期不规律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进而引发胃穿孔。
2.外伤:腹部受到外部暴力撞击、刺伤等外伤,可能直接损伤胃壁,导致胃穿孔。这种情况常见于交通事故、暴力伤害等。
3.肿瘤:胃部肿瘤如胃癌,当肿瘤侵犯胃壁全层时,也可能导致胃穿孔。肿瘤的生长会破坏胃壁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胃穿孔的可能性。
4.其他因素:某些特殊药物的刺激、过度饮酒、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胃内压力突然升高,增加胃穿孔的发生几率。此外,精神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胃部的正常生理功能,诱发胃穿孔。
三、胃穿孔的症状
1.突发剧烈腹痛:这是胃穿孔最主要的症状。疼痛通常起始于上腹部或穿孔部位,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可能有阵发性加重。疼痛会迅速扩散至全腹部,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肩部放射性疼痛。
2.恶心、呕吐:胃穿孔后,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刺激胃肠道,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
3.休克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腹腔内大量渗出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以及剧烈疼痛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4.腹部体征:患者腹部会出现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即所谓的“板状腹”。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这是由于胃内气体进入腹腔所致。听诊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四、不同人群的特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胃穿孔时可能腹痛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于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应高度警惕胃穿孔的可能。
2.儿童:儿童胃穿孔相对较少见,多与外伤、先天性胃壁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腹痛时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症状,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如哭闹不止、拒食、腹部压痛等。儿童的身体耐受性较差,病情发展迅速,一旦怀疑胃穿孔,应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发生胃穿孔较为罕见,但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子宫增大可能会影响腹部体征的判断。同时,治疗时需要考虑药物和手术对胎儿的影响,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孕妇出现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五、诊断方法
1.病史和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是否有胃溃疡、外伤等病史,以及腹痛的发作时间、性质、程度等症状。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如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等,初步判断是否为胃穿孔。
2.体格检查:通过对患者腹部进行触诊、叩诊、听诊等体格检查,了解腹部的体征,如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浊音界变化、肠鸣音等,有助于诊断胃穿孔。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立位腹部平片是诊断胃穿孔的常用方法。约80%的患者可在膈下见到游离气体,这是胃穿孔的重要诊断依据。
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腹腔内的情况,如胃穿孔的部位、大小、腹腔内积液的量等,对于诊断不明确或病情复杂的患者有重要价值。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血生化检查可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情况,为治疗提供参考。
六、治疗措施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穿孔较小、空腹穿孔、症状较轻、腹膜炎体征局限的患者。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通过胃肠减压,可吸出胃内气体和液体,减少胃内容物继续流入腹腔,减轻腹腔感染。同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2.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胃穿孔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包括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
穿孔修补术:适用于穿孔时间较长、腹腔污染严重、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能迅速闭合穿孔,控制腹腔感染。
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穿孔时间短、腹腔污染较轻、合并有胃溃疡或胃癌等疾病的患者。该手术可以切除病变的胃组织,从根本上解决病因,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七、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部疾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避免滥用药物: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4.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5.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外伤,在进行剧烈运动或危险工作时,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八、温馨提示
1.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禁食期间不要擅自进食,以免加重病情。胃肠减压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2.手术后患者要注意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饮食调整,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
3.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老年人要注意基础疾病的控制,儿童要注意安抚情绪,孕妇要关注胎儿的情况。
4.患者康复后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预防胃穿孔的复发。如果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