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超过正常量形成的囊肿,分为睾丸、精索、交通性、婴儿型鞘膜积液等类型,病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炎症、外伤、肿瘤),临床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囊性肿块、坠胀感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超声,治疗原则包括观察等待及手术治疗等,较大或保守无效的鞘膜积液多需手术,婴儿部分交通性鞘膜积液可观察等待。
一、鞘膜积液的定义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鞘膜是包在睾丸外面的双层膜,为睾丸提供营养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当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就会导致鞘膜积液的发生。
二、鞘膜积液的分类
(一)睾丸鞘膜积液
这是最为常见的类型。鞘膜常无明显病变,但囊内充满液体,睾丸和附睾被积液包裹,触诊时摸不清睾丸和附睾。婴儿时期的睾丸鞘膜积液有一定的自行吸收可能,而成人的睾丸鞘膜积液一般不会自行吸收,多需要治疗。在年龄因素上,婴儿和成人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婴儿可能因发育过程中鞘膜闭合异常等情况出现睾丸鞘膜积液;对于成人,可能与外伤、炎症等因素相关。
(二)精索鞘膜积液
鞘状突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可表现为腹股沟或睾丸上方有囊性肿物,呈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楚,能移动。其发生与鞘状突的发育异常有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病,但具体机制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有差异,比如婴儿期鞘状突发育尚未完善时可能出现此类情况。
(三)交通性鞘膜积液
又称先天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积液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站立时积液增多,平卧时积液减少或消失。这种类型在婴儿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先天性的鞘状突未闭有关,婴儿时期腹腔压力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鞘状突的闭合情况从而导致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发生。
(四)婴儿型鞘膜积液
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鞘状突未闭合并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外观呈梨形,外环口虽受积液压迫而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同样与先天性的鞘状突发育异常相关,在婴儿群体中相对常见,与婴儿的解剖结构发育特点有关。
三、鞘膜积液的病因
(一)先天性因素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过程中带动鞘状突下移,正常情况下,鞘状突在出生前后逐渐闭合。如果鞘状突闭合异常,就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例如交通性鞘膜积液就是因为鞘状突完全未闭合,使得腹腔液体能与鞘膜腔相通。这种先天性因素在婴儿时期较为常见,是由于胎儿发育阶段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因素
1.炎症: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等炎症性疾病可引起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紊乱。例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结核,可累及鞘膜,导致鞘膜积液。炎症会刺激鞘膜组织,使其分泌增多,而吸收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积液。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炎症导致鞘膜积液,但成年人相对更易因后天的炎症性疾病引发,如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未及时控制时可能累及鞘膜。
2.外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摔伤等,可引起鞘膜内出血,血液积聚形成鞘膜积液。外伤后的鞘膜积液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例如从事剧烈运动的青壮年可能因运动中的外伤导致鞘膜内出血进而引发鞘膜积液;老年人也可能因意外摔倒等外伤情况出现此类问题。
3.肿瘤:睾丸、附睾、精索的肿瘤可破坏鞘膜、精索,引起鞘膜积液。如睾丸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可能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导致液体积聚。肿瘤相关的鞘膜积液在不同年龄都可能出现,但相对来说中老年人群中肿瘤的发生率相对高一些,需要引起重视。
四、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阴囊或腹股沟囊性肿块: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表现为相应部位的囊性肿块。睾丸鞘膜积液时阴囊呈球形或梨形肿大;精索鞘膜积液时肿块多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交通性鞘膜积液时肿块大小可随体位改变,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站立时增大。在年龄方面,婴儿的鞘膜积液肿块可能因哭闹等情况使腹压增加而增大,安静平卧时可能缩小。
2.坠胀感或牵扯痛:较大的鞘膜积液可引起阴囊下坠、胀痛或牵扯痛等不适。对于成人来说,这种坠胀感可能会影响日常的活动和生活质量;婴儿由于不会表达,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因为阴囊的不适可能让婴儿感觉不舒服。
(二)体征表现
触诊时,睾丸鞘膜积液可摸到有弹性、呈囊性感的肿块,透光试验阳性(即用手电筒照射肿块,积液呈透光的橙红色);精索鞘膜积液时肿块边界清楚,可移动;交通性鞘膜积液时,肿块在平卧挤压后可缩小或消失。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通过体格检查的体征表现有所不同,医生可据此初步判断鞘膜积液的类型。
五、鞘膜积液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阴囊或腹股沟部位,通过触诊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进行透光试验等初步判断积液情况。在检查婴儿时,要轻柔操作,避免引起婴儿不适,因为婴儿皮肤娇嫩,且鞘膜积液可能因腹压变化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需要特别注意检查的轻柔性和准确性。
(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鞘膜积液的重要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看到鞘膜腔内的积液情况,明确鞘膜积液的类型,如睾丸鞘膜积液时可见睾丸周围有液性暗区;精索鞘膜积液时可看到精索部位的囊性无回声区等。超声检查对于区分鞘膜积液的类型以及与其他阴囊内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在各个年龄人群中都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检查,对婴儿的检查也不会有辐射等不良影响。
六、鞘膜积液的治疗原则
(一)观察等待
对于婴儿时期的交通性鞘膜积液,部分可在2岁前自行吸收,所以可以先观察等待。在观察期间,要注意避免婴儿剧烈哭闹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可能会影响鞘膜积液的吸收情况。如果2岁后仍未吸收,则需要考虑进一步治疗。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较大的鞘膜积液(如积液量多,影响生活和外观等)、非交通性鞘膜积液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鞘膜翻转术、鞘膜切除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多余的鞘膜,翻转或切除后使鞘膜腔闭合,防止积液复发。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婴儿由于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手术需要更加精细操作,术后要注意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成人手术相对来说风险相对低一些,但也需要遵循手术操作规范,术后注意休息等促进恢复。
2.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炎症引起的反应性鞘膜积液,在积极治疗原发炎症的基础上,部分积液可能会逐渐吸收。但非手术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或特定情况下的治疗手段,对于大多数鞘膜积液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