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鞘膜积液

来源:民福康

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液体超过正常量形成的囊肿,分为睾丸、精索、交通性、婴儿型鞘膜积液等类型,病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炎症、外伤、肿瘤),临床表现为阴囊或腹股沟囊性肿块、坠胀感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和超声,治疗原则包括观察等待及手术治疗等,较大或保守无效的鞘膜积液多需手术,婴儿部分交通性鞘膜积液可观察等待。

一、鞘膜积液的定义

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鞘膜是包在睾丸外面的双层膜,为睾丸提供营养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鞘膜腔内有少量浆液,起到润滑作用,当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就会导致鞘膜积液的发生。

二、鞘膜积液的分类

(一)睾丸鞘膜积液

这是最为常见的类型。鞘膜常无明显病变,但囊内充满液体,睾丸和附睾被积液包裹,触诊时摸不清睾丸和附睾。婴儿时期的睾丸鞘膜积液有一定的自行吸收可能,而成人的睾丸鞘膜积液一般不会自行吸收,多需要治疗。在年龄因素上,婴儿和成人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婴儿可能因发育过程中鞘膜闭合异常等情况出现睾丸鞘膜积液;对于成人,可能与外伤、炎症等因素相关。

(二)精索鞘膜积液

鞘状突的两端闭合,而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积液与腹腔和睾丸鞘膜腔都不相通。可表现为腹股沟或睾丸上方有囊性肿物,呈椭圆形或梭形,边界清楚,能移动。其发生与鞘状突的发育异常有关,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病,但具体机制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有差异,比如婴儿期鞘状突发育尚未完善时可能出现此类情况。

(三)交通性鞘膜积液

又称先天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积液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站立时积液增多,平卧时积液减少或消失。这种类型在婴儿中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与先天性的鞘状突未闭有关,婴儿时期腹腔压力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鞘状突的闭合情况从而导致交通性鞘膜积液的发生。

(四)婴儿型鞘膜积液

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鞘状突未闭合并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外观呈梨形,外环口虽受积液压迫而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同样与先天性的鞘状突发育异常相关,在婴儿群体中相对常见,与婴儿的解剖结构发育特点有关。

三、鞘膜积液的病因

(一)先天性因素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过程中带动鞘状突下移,正常情况下,鞘状突在出生前后逐渐闭合。如果鞘状突闭合异常,就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例如交通性鞘膜积液就是因为鞘状突完全未闭合,使得腹腔液体能与鞘膜腔相通。这种先天性因素在婴儿时期较为常见,是由于胎儿发育阶段的解剖结构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因素

1.炎症:附睾炎、睾丸炎、精索炎等炎症性疾病可引起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紊乱。例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附睾结核,可累及鞘膜,导致鞘膜积液。炎症会刺激鞘膜组织,使其分泌增多,而吸收相对减少,从而形成积液。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炎症导致鞘膜积液,但成年人相对更易因后天的炎症性疾病引发,如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未及时控制时可能累及鞘膜。

2.外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摔伤等,可引起鞘膜内出血,血液积聚形成鞘膜积液。外伤后的鞘膜积液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例如从事剧烈运动的青壮年可能因运动中的外伤导致鞘膜内出血进而引发鞘膜积液;老年人也可能因意外摔倒等外伤情况出现此类问题。

3.肿瘤:睾丸、附睾、精索的肿瘤可破坏鞘膜、精索,引起鞘膜积液。如睾丸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可能影响鞘膜的正常功能,导致液体积聚。肿瘤相关的鞘膜积液在不同年龄都可能出现,但相对来说中老年人群中肿瘤的发生率相对高一些,需要引起重视。

四、鞘膜积液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阴囊或腹股沟囊性肿块: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表现为相应部位的囊性肿块。睾丸鞘膜积液时阴囊呈球形或梨形肿大;精索鞘膜积液时肿块多位于腹股沟或睾丸上方;交通性鞘膜积液时肿块大小可随体位改变,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站立时增大。在年龄方面,婴儿的鞘膜积液肿块可能因哭闹等情况使腹压增加而增大,安静平卧时可能缩小。

2.坠胀感或牵扯痛:较大的鞘膜积液可引起阴囊下坠、胀痛或牵扯痛等不适。对于成人来说,这种坠胀感可能会影响日常的活动和生活质量;婴儿由于不会表达,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因为阴囊的不适可能让婴儿感觉不舒服。

(二)体征表现

触诊时,睾丸鞘膜积液可摸到有弹性、呈囊性感的肿块,透光试验阳性(即用手电筒照射肿块,积液呈透光的橙红色);精索鞘膜积液时肿块边界清楚,可移动;交通性鞘膜积液时,肿块在平卧挤压后可缩小或消失。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通过体格检查的体征表现有所不同,医生可据此初步判断鞘膜积液的类型。

五、鞘膜积液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阴囊或腹股沟部位,通过触诊了解肿块的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同时进行透光试验等初步判断积液情况。在检查婴儿时,要轻柔操作,避免引起婴儿不适,因为婴儿皮肤娇嫩,且鞘膜积液可能因腹压变化等因素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需要特别注意检查的轻柔性和准确性。

(二)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诊断鞘膜积液的重要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晰地看到鞘膜腔内的积液情况,明确鞘膜积液的类型,如睾丸鞘膜积液时可见睾丸周围有液性暗区;精索鞘膜积液时可看到精索部位的囊性无回声区等。超声检查对于区分鞘膜积液的类型以及与其他阴囊内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在各个年龄人群中都可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检查,对婴儿的检查也不会有辐射等不良影响。

六、鞘膜积液的治疗原则

(一)观察等待

对于婴儿时期的交通性鞘膜积液,部分可在2岁前自行吸收,所以可以先观察等待。在观察期间,要注意避免婴儿剧烈哭闹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可能会影响鞘膜积液的吸收情况。如果2岁后仍未吸收,则需要考虑进一步治疗。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较大的鞘膜积液(如积液量多,影响生活和外观等)、非交通性鞘膜积液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鞘膜翻转术、鞘膜切除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多余的鞘膜,翻转或切除后使鞘膜腔闭合,防止积液复发。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婴儿由于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善,手术需要更加精细操作,术后要注意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成人手术相对来说风险相对低一些,但也需要遵循手术操作规范,术后注意休息等促进恢复。

2.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炎症引起的反应性鞘膜积液,在积极治疗原发炎症的基础上,部分积液可能会逐渐吸收。但非手术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或特定情况下的治疗手段,对于大多数鞘膜积液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有效治疗方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精索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主要是指发育的过程中鞘状突两端闭合,但是其间没有闭合引起的囊性积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睾丸鞘膜积液能自愈吗?
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睾丸积液可以自愈的。有些孩子出生后可能有睾丸积液,但正常在2岁以内就能吸收并治愈。就算两岁不消失也会在4-5岁时消失。所以这种疾病可以自愈,而且儿童的睾丸还没有完全发育。不提倡进行手术或药物治疗,避免会影响发育。
小儿鞘膜积液几岁做手术最合适?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儿鞘膜积液,一般来讲最佳的手术时间应当是在两周岁左右。不过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大部分小儿鞘膜积液在两周岁以前会自然被吸收,只有没有被吸收的、持续加重的,才需要进行手术处理的。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一定要注意去专业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
鞘膜积液能用尿不湿吗?
吕坚伟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鞘膜积液能用尿不湿。 鞘膜积液是鞘膜腔内的液体产生量超过吸收能力而引起的。婴儿期的鞘膜积液可能是先天性鞘状突未闭合,导致腹腔与睾丸腔相通,腹腔内的积液流入阴囊引起的。此病的发生一般与使用尿不湿无关,使用尿不湿一般也不会导致疾病症状加重。 婴幼儿使用尿不湿时应及时更换,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宝
儿童鞘膜积液必须手术吗?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儿童鞘膜积液并不是必须手术。儿童鞘膜积液主要是指由于睾丸以及睾丸附近的组织受到炎症的刺激或者是手术创伤的影响而造成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就是阴囊疼痛感,但是鞘膜内的积液量不是很大时,不会引起不适症状,通常是在洗澡或者是常规体检中被发现,可进行随访观察处理,而不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只适合
右侧睾丸疼为什么
李景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右侧睾丸疼痛可能由外伤、炎症、肿瘤等原因引起。 1.外伤 如撞击、挤压等,可能导致局部出血、红肿并伴随疼痛。 2.炎症 睾丸炎、附睾炎等,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睾丸及周围组织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3.肿瘤 睾丸肿瘤增大时,可能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导致疼痛。 此外,睾丸扭转、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
附睾炎有什么症状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炎症,其症状包括阴囊疼痛、阴囊红肿、发热、精索增粗、鞘膜积液等。 1.阴囊疼痛 阴囊内出现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疼痛在活动或站立时加重,卧床休息时减轻。 2.阴囊红肿 患侧阴囊皮肤红肿,附睾肿大,有明显触痛。 3.发热 患者可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
睾丸疼痛是什么原因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引起睾丸疼痛的原因主要有损伤、感染、精索静脉曲张、其他疾病等。 1.损伤 如剧烈运动或性行为时的损伤,以及睾丸扭转、精索扭转等,可导致睾丸供血不足,引起疼痛。 2.感染 如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细菌可经血液传播、淋巴途径或直接蔓延至附睾和睾丸,引起炎症。 3.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
两个月婴儿睾丸一大一小是什么原因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两个月婴儿睾丸一大一小考虑是鞘膜积液、腹股沟疝、睾丸肿瘤等引起的。 1、鞘膜积液 婴儿鞘膜积液考虑是淋巴系统发育延迟造成的,可导致一侧睾丸增大,一般在发育完善后积液可逐渐被吸收,睾丸大小恢复正常。 2、腹股沟疝 由于腹股沟管内环口未闭锁或瘢痕愈合不良,腹内器官可进入阴囊,导致一侧阴囊体积增大。 3、
睾丸位置不同是什么原因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睾丸位置不同的原因包括生理差异、鞘膜积液、睾丸肿瘤等。 1、生理差异 睾丸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在成长过程中,睾丸也会随着身体其他器官的发育而逐渐发育。但是左右两侧睾丸的发育并不完全一样,存在一定生理差异,所以位置会有所不同。 2、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是指睾丸鞘膜腔内积聚大量液体。如果一侧睾丸出现鞘膜
最近两个睾丸总有疼痛怎么回事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两个睾丸总有疼痛可能与鞘膜积液、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等疾病有关。 1、鞘膜积液 睾丸鞘膜积液可导致睾丸部位明显肿胀,当积液明显增多时,患者常感觉有下坠感或牵扯痛、胀痛等疼痛的症状。 2、附睾炎 细菌感染、尿路感染等可能会引起附睾的炎症,在炎症刺激下,也可引起睾丸疼痛等不舒服的症状。 3、精索静脉曲张
鞘膜积液的症状是什么
何峰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鞘膜积液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有时候鞘膜积液伴发一些炎症,患者会感觉到阴囊部位疼痛、坠胀等等一系列不适。鞘膜积液往往是患者在无意之中发现阴囊变大了,比如在上厕所时候或者洗澡时候无意之中摸到阴囊部位比以前变大了或者比另外一侧有明显增大,这时候患者到医院来进行就诊时候,经过检查发现是鞘膜积液,这个是最多见。还有一种鞘膜积液是继发于某些炎症改
鞘膜积液术后的注意事项
何峰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鞘膜积液术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观察伤口变化,因为阴囊部位不太透气,所以容易造成细菌滋生。不过阴囊血运比较好,所以抗感染能力也是比较强,所以发生伤口感染几率不大,但也需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没有出现炎症等等。第二、要注意适当休息,正常起居活动可以,但不要做过多走动或者做一些过多重体力劳动或者跑动等等,因为术后阴囊部位会出现肿胀,走
睾丸鞘膜积液能自愈吗
陈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睾丸鞘膜积液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对于小于两岁儿童睾丸鞘膜积液,大部分是由于鞘突未闭引起。到两岁以后,当鞘突逐渐闭合以后,鞘膜积液会逐渐好转,甚至完全消失。对于成年人鞘膜积液,大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鞘膜对积液再吸收障碍,一般不会自愈。但是轻度鞘膜积液对生活对工作都没有任何影响,也可以不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严重或较大鞘膜积液,影响工作和生活,
鞘膜积液几岁适合手术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鞘膜积液手术治疗不受年龄限制,但是如果无明显症状阴囊鞘膜积液两岁之前不主张手术治疗,两岁之后随着生长发育鞘膜腔可能自行关闭,鞘膜积液有可能消失不需要治疗。如果鞘膜B超显示鞘膜积液不严重,鞘膜内液体一到两厘米,而且小孩也没有临床症状观察即可。如果小孩阴囊甚至睾丸都出现炎症,鞘膜积液比较严重,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如何自愈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小儿鞘膜积液是可以自愈的。如果鞘膜积液的体积不是很大,张力不高,不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宝宝的鞘膜管有自愈的机会,宝宝在一岁左右鞘膜积液可以自行消退,自愈的概率非常低,如果两三岁的时候鞘膜积液没有自行的消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鞘膜积液的体积很大,张力很高,会影响宝宝睾丸的血液供给,这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没有年龄限制。
阴囊积液和鞘膜积液的区别
陈保春 副主任医师
沧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阴囊内很少存在单独积液,绝大多数都是鞘膜积液,阴囊积液指鞘膜之外积液,鞘膜积液主要指睾丸与鞘膜之间积液。临床上鞘膜积液分为四种类型,包括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和混合型鞘膜积液,通过体格检查和彩超可以明确诊断。如果积液量比较小,没有相应临床症状,可以不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积液量比较大,引起患侧茎囊坠胀不适,可以通过手术方法
免费咨询